何竹林

时间
2004-09-14

提起何竹林,上了年纪的老广州无人不知。20世纪50~60年代,是何竹林医术造诣的高峰期,被誉为中国当代骨伤科十大名家之一。他悬壶济世七十个春秋,历经清末、民国、共和国三个时代,直至1972年辞世,在人间留下了许多传说。

跋山涉水两万里

何竹林生于光绪年间(1883年),祖籍是珠江三角洲腹地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南海县。他的父亲何显良,酷爱武术,擅长骨科,方圆数十里小有名气。受父亲影响,天资聪明的何竹林自幼喜欢拳打脚踢和学习骨科医术。何显良见儿子好学上进,甚感欣慰,暗下决心要使儿子出人头地。在父亲的支持下,何竹林从八岁开始便先后跪拜广州光孝寺一位高僧和番禺县一位民间武林高手为师。经十年勤修苦练,果然武艺非凡,而且长得身躯高大,英俊威武,骨科医术也大有长进。

20世纪的第一年,何竹林正好十八岁,血气方刚,开始孤身闯荡大江南北。他背上简单行装,从省城广州步行出发,经粤北珠玑古道入江西,北上嵩山少林和九朝古都洛阳市,再奔历史名城北京,然后越过万里长城直达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南返时,取道山东半岛到文化名城南京,再往上海等地,转水路回广东。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经受了不知多少艰辛曲折,历时一千多个昼夜,行程两万余里。一路上,他既拜访名师同道,游览古刹名山,又体察民情和行医卖药,不仅提高了武艺医术,还磨炼了坚强的意志,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为他漫长的人生旅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妙手回春胜洋医

二十岁刚出头的何竹林远行归来后,立志悬壶济世。1904年在广州西关(现荔湾区)一间古老大屋设馆行医。开业不久,便锋芒毕露。一天,一位居住河南(现海珠区)紫微大街的老太太从二楼摔下来,头部受了重伤,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家人七手八脚把她抬到河北(现越秀区)长堤一间法国天主教会办的大医院求治。洋医生漫不经心地检查后,摆手摇头,说是不可救药了。于是,家人忍着悲痛准备后事。后经好心的街坊介绍劝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奄奄一息的病人送到何竹林处。何竹林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仔细望、闻、问、切,确诊后,慢慢灌入自制的“通脉止痛散”。奇迹出现了,没多久,病人脉搏明显好转,神志渐渐苏醒。再经一段时间调理,终于把这位老人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一家人喜出望外,对何竹林感激涕零。何竹林用中医药救活了被洋大夫判了“死刑”的病人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广州的街头巷尾。

破腹穿肠能活命

自此之后,人们啧啧赞叹的事层出不穷。1924年,一市民被流弹击穿腹部,肠管大量外流,而且出血不止,情况危急,家人把他送到何竹林处求救。何竹林凝目细看,思索片刻,挽起袖子,先用“银花甘草水”给患者外洗肠管,再取高浓度靓米酒消毒,然后缝好损伤的肠管并推回腹内,用特制麻线缝合伤口,外敷“解毒生肌膏”。整个手术过程几个钟头,何竹林全神贯注,茶水也顾不上喝一口。该市民康复后逢人便说何医生救了他一条命,是人间少有的神医,还托人精心制作一块匾额赠送何竹林,上面刻着“破腹穿肠能活命”几个金光闪烁的大字。从此,何竹林名声大噪。

不久,西关一间戏院因年久失修倒塌,多人受伤。有一年逾八旬的老大爷被压在残墙下,遇救时已不省人事,头部多处受伤,鲜血淋漓,呼吸、脉搏极度微弱,在场的人都认定他快要不行了。后经何竹林精心医治,老人死里逃生。其家人和亲友感激不尽,称赞何竹林是再世华佗。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轰炸广州,不少市民伤亡。何竹林义愤填膺,自发组织民众救护队义务抢救伤员,被他挽回生命的市民无数。抗战胜利后,他重操旧业,但对劳苦大众分文不取,送医赠药。在他的小医院附近,好几间工厂凡有工伤病人都找他急诊,他总是有求必应,几乎成了这几间工厂的厂医。广州解放前夕,国民党轰炸海珠桥,何竹林又一如既往,积极加入到抢救受伤市民的队伍中。

胸怀坦荡献秘方

在人们的心目中,何竹林享有很高的威望。广州解放后,他连续担任三届市政协委员。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创办,年逾古稀的何竹林受聘到该院任教。他不仅在教学上呕心沥血,还把祖传及自己积累的骨伤科秘方、治疗手法和用药经验,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众,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现在人们称道的“四七跌打风湿膏”,就是根据他献出的秘方研制的。《中华外科学讲义》、《中医内伤科学》等,是他几十年丰富的骨伤科理论和实践的结晶,也是他继承和发扬中医骨伤科学的真实记录。

在医学院任教期间,何竹林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还悉心授徒六十多人,其中大多成为各医疗部门的骨干力量。由于何竹林的言传身教,他的六个儿子全部继承父业,长子何应华退休前曾任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院长,最小的儿子何应权在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有道是:南粤好名医,传闻天下知,后继有来人,理当学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