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男,生于1921年12月,河北荣城县人。幼继家学,从伯父路益修学中医,继拜盐山孟正已先生为师,长而在(1934年-1939年)河北中医专科学校学习。
1939年8月考取中医师资格,在家乡执行中医业务至1950年。
1951-1952年7月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
1952年8月,在国家卫生部医政局医政处中医科工作。
1954年11月,国家卫生部中医司技术指导科工作。
1973年12月-1999年,归队至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先后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内科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等职。
学体团体兼职:
1953年,曾任中华医学会中西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至1956年
1953年-1965年先后任《北京中医》、《中医杂志》编辑。
1989年-1999年10月全国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科痹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3年-1988年5月,先后任北京中医学会理事、1989-1999年任北京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99年6月任顾问。
1987年10月-1999年10月,北京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会副会长。
1990年至19999年,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
1986年9月-1999年,先后任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1996年4月-1999年,马来西亚马中厦大中医学院名誉院长。
1998年12月-1999年,伦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
1999年9月,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
1998年2月-1999年,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9年1月至今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顾问。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贡献与道德学风简介:
精通中医典籍,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临床上博采众长,医技精湛。行医60年,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很精。对于中医疑难病证,主张综合治疗,常内外同治,圆机活法,因证而施,并特别重视食疗。对于眩晕、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萎缩性胃炎、胆石症、甲亢和甲状腺瘤、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等,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屡起沉疴。
1、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吸虫病晚期肝硬化腹水的方案,为血防做出了贡献。
2、在流行性感冒世界性大流行时,总结了中医治疗流感的经验。
3、在中医界率先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指导,治疗钢水大面积灼伤。
4、推广中医针灸疗法,参加编写《中国针灸学概要》,为针灸走向世界做了前期准备。
5、早期开展中医急症工作,主编《中医内科急症》,为继承和发展中医急诊医学做出了贡献。
6、“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
7、任全国中医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带领全国中医风湿病学会开展中医风湿病研究,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十一届三全会以来的路线。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努力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曾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热爱中国医药事业,谦虚谨慎,注意医德,不图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奖掖后学,培育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