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有特色

时间
2005-05-30

儿童多动综合征又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以注意障碍、多动和冲动性为突出表现。ADHD覆盖年龄范围广,可从学龄前期到学龄期,并持续到青少年直至成人。随访研究发现30%~80%的多动症儿童的症状持续到少年,65%以上的多动症状持续到成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及临床观察,汲取名老中医经验,采用中医药治疗ADHD,疗效显着。据该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俊宏介绍,ADHD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神发育损害或延迟;2.遗传、素质因素;3.与某些神经递质及酶有关,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及其前身和/或代谢产物等;4.与铅中毒及某些食物添加剂有关;5.社会、家庭、心理因素等均可构成本病诱因。

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冲动性,学习成绩不佳,神经发育障碍或延迟症状(如精细协调动作笨拙——翻掌、对指运动不灵,系鞋带、扣纽扣不灵便;空间位置觉障碍、左右分辨不能、听觉综合困难及视——听转换困难,及其他神经系统软体征)。

关于该病的治疗,王俊宏介绍说: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特殊的教育和培训。现代医学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及临床观察,对本症惟一有效的药物为精神兴奋剂,常用的药物是利他林、苯异妥因。研究认为这类药物的短期疗效十分显著,随着注意力改善,可减少多动、违拗及与同伴关系不良等行为问题,从而使家庭关系也有所改善,其学习成绩也会随之提高。但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如可能出现淡漠、社会退缩、刻板动作、发呆、抑郁、食欲减退,影响发育,青春期以后易导致成瘾。而中医药在获得治疗效果的同时,无毒副作用,显示较大优势。

根据该病的临床特征,中医认为乃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所致,多以虚证为主,治当滋补肾阴、补益心脾以治本。综合近十年中医药文献,大多采用辨证分型论治,通常分为精血亏虚、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痰火内扰。分别使用左归丸、知柏地黄丸、归脾丸、黄连温胆汤加减,也逐步趋向专方专药,并取得一定疗效。静宁益智方是东直门医院儿科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方,功能滋肾阴、补心脾。实践证明,该方药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使患者社会功能适应能力增强,学习成绩显著提高,神经心理损害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