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鼻内注入的疫苗成功地预防了猴子免受非典病毒感染,一种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可显着减少和消除白鼬肺部和喉部的非典病毒。美国和欧洲科学家在非典防治研究领域取得的这两项最新进展,将刊登在26日出版的英国《柳叶刀》杂志上。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科学家介绍说,他们以毒性减弱的“HPIV3”人类副流感病毒为载体,并在其中插入编码非典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后,开发出了可鼻内注入的新型非典疫苗。科学家们对8只非洲绿猴进行了实验,其中4只注入新疫苗,另外4只猴子为对照组,注入的是无效疫苗。这些猴子28天后都通过鼻腔感染了非典病毒。结果发现,注入了新疫苗的猴子无一体内有病毒复制迹象,而且血液中都检测到了针对非典病毒的抗体。与之相比,对照组4只猴子受感染5~8天后呼吸道中都检测到了病毒。
参与这项研究的墨菲博士在一份新闻公报中指出,新研究结果表明,将疫苗注入呼吸道能够有效保护灵长类动物不受非典病毒感染。与其他疫苗不同,它可以直接注入呼吸道,而且只需一次注入即可见效。他说,科学家们希望能基于这种办法进一步开发出可对医护人员等进行快速接种的疫苗。新疫苗是美国迄今第一个通过猴子实验的非典疫苗。该所科学家此前已开发出两种疫苗,并分别在实验鼠身上证明有效。
由荷兰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另一个小组报告说,他们利用噬菌体抗体展示技术,获得了名为“CR3014”的IgG1型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实验中发现,该抗体能大幅度减少受感染的白鼬肺部的病毒,完全预防白鼬肺部产生由非典病毒导致的损伤,并能防止动物喉部分泌物中出现病毒。科学家们称,动物实验数据表明,“人源性单克隆抗体也许可以给控制人类非典冠状病毒感染提供一种可行和有效的预防手段”。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的福克斯韦尔等专家在同期杂志上撰文评论说,上述新进展为预防和治疗非典提供了“令人兴奋的策略”。但专家们也指出,有关动物实验结果是否对人也适用,尚需进行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