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周恩来 让医疗造福人民——纪念周总理逝世30周年

时间
2006-04-14

1976年1月8日是九州岛大地、举国上下极为悲痛的日子,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离开了我们。30年后的今天,我们怀念周恩来,学习周恩来,就是要像他那样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各项工作。

周恩来同志一生对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特别重视,对卫生工作做过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今天,在党和政府正在努力逐步解决这一问题的今天,广大卫生工作者重温周恩来的有关重要指示,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恩来惦记农民和工人的医疗卫生。1969年8月15日,周恩来在接见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及部分代表时指出:“卫生工作一是农村,二是厂矿,三是城市。”13天后的8月28日,周总理在接见与会全体代表时说:“卫生工作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厂矿,还要面向边疆。工厂卫生要搞好,要为厂矿工人服务,劳保要改革。”1965年2月21日周恩来接见卫生部长钱信忠时说:“卫生工作要面向农村,卫生工作支援农业是长期的任务。”

周恩来重视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1971年2月3日周恩来在接见卫生部及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时指出:“现在的水平,每个生产队有一至二名卫生员,能看常见病,能接生,能打针,就不错了。全国四五百万生产队能这样做就了不起了。”他接着说:“赤脚医生采药种药也是劳动,也给工分,等于副业生产”;“农村医生要综合的,要会中医又会西医,中药、西药、草药、化学药都会,要会内科又会外科,女医生还要会接生,医生要多面手,这是毛主席的思想。要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系统化,理论化,加以提高。”

周恩来号召城市医务人员下农村。1968年1月7日周总理在首都卫生系统“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誓师大会上号召城市医务人员下农村。他说:“要使医疗卫生人员,以3年为期,除去年纪太老的、多病的人无法到农村去,或者条件不够的以外,总要在3年内拿出一定时间到农村去,参加农村医疗队。”周总理要求:“北京、上海、天津医务人员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医疗卫生人员最少的地方去,这是对的,大城市要带头”;“要多组织有临床经验的医生、护士下农村。刚毕业的学生,可以多留点在城市,因为他们没有经验。”(1970年1月26日接见卫生部军管会全体人员时的谈话)

周恩来关注农村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供应。1965年2月21日周恩来在接见卫生部长钱信忠时指出:“要解决大众用的器械、药品,便于下农村。搞精密的(仪器)、滋补的(药品)要少数,当前主要是普及,为工农业生产服务”;“要生产普通药品供应农村,改变过去生产贵重药品多的现象。要进行调查,普通药品哪一种在农村需要得多,就要多生产。”(1968年1月3日接见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

周恩来要求有关部门,卫生工作要城乡兼顾,加大对农村投入,同时要节约卫生经费。1957年9月26日周总理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1)为6亿人民服务,城乡兼顾。扩大门诊,举办简易病床。(2)扩大预防,以医院为中心指导地方和厂矿的卫生预防工作。(3)降低医院和疗养院的设备标准,适当降低药品价格。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实行少量收费,节约经费开支。(4)改革医疗制度,便利人民就医(如实行上午、下午、晚上三班门诊制度)。(5)私人诊所,不宜过早过急地实行联营。

周总理在1970年1月26日接见卫生部军管会全体人员时说:“70%的卫生事业费是不是确实用到农村去了?要搞典型调查。假如真是70%,那是很大进步了。但不知确实不确实。我在1965年让人计算了一下,城市医药费在70%以上。我说要倒过来,为农村服务。”周总理说:“卫生药品不应该盈利。卫生药品加进手续费和准备再生产的费用就够了。”周总理希望农村“搞中草药、赤脚医生,可以节约卫生经费,群众负担不大。江西全省可以种中草药,整个长江流域都可种,北方也可以种,东北的人参也可以引种。”(1971年2月6日接见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工作人员时的讲话)

周恩来希望医务人员要政治挂帅,治病救人。1969年7月2日周总理接见卫生部军管会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医生要最好学、最谦虚、最客观、最冷静,才是好医生。如果医生不客观,不冷静,不刻苦钻研,就学不到东西,就不能在医学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你们在讨论政治挂帅时,要把这些道理讲一讲。”“科研、生产、临床一定要三结合,中西医要结合,还有我常说的医生与病人相结合,这两个不合作就没有办法。医生不和病人合作,就不成为医生。”(1971年6月24日接见卫生部军管会、总后卫生部和有关省、市及气管炎学习调查组的部分同志时的谈话)

在纪念周总理逝世30周年之际,我们共同学习周总理对卫生工作的部分指示,一定会对我们有很大启迪和帮助,促使我们做好工作,实现周总理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