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思友,1936年生,河南省安阳县人。1964年河南中医学院毕业,现任河南省安阳卫校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主任中医师,河南省第一届继承型高级中医人才导师,第三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濮阳市中医学会会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河南省中等卫校中医教学研讨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原医刊》编委,《杏林新秀》特约编辑等。
从事中医临床40余载,执教26年,治学严谨。在临床实践中,提倡辨证辨病相结合,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治疗内科疑难杂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心脑血管病、脾胃病、精神病疗效较为理想。1980年初提出“肾有实证”并撰写《试探肾实证》一文获全国优秀论文奖。著有《关思友医案医话选》等10本著作,主编有《中医学概要》教材及《中西医临床用药正误大全》,参编《中医学基础》和《中医学概要》等教材,先后在国家及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先后研制了“益君丸”、“肝胃宁”、“通络镇痛丸”、“软坚降脂丸”、“乙肝1~3号”等中药新药。“软坚降脂袋泡剂防治中风先兆的临床研究”课题获安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组成:陈皮12g,清半夏13g,茯苓20g,枳壳12g,竹茹10g,柴胡12g,桂枝12g,白芍18g,生龙牡各30g,石菖蒲18g,郁金20g,黄芩12g,琥珀4g(冲服),甘草10g,丹参15g,大枣5枚,生姜6g。
功能:疏肝理气,清化痰热,祛瘀开窍,调和阴阳。
主治:精神抑郁,沉默寡言,表情呆滞,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寐心烦,恶梦易惊,善太息,胸闷胁胀,头晕健忘,疑病厌世,食欲不振,咽中有异物感,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弦。
用法:除琥珀外,余药用清水600ml浸泡1小时,中火煎熬,取汁250ml。二煎时加水450ml,取汁200ml。两煎药汁对匀,分别于9~10点和20~21点各温服1次,1天1剂。
方解: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肝郁化火,上扰心神,下汲肾水而致诸症。朱丹溪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是以治疗本证,总以疏通气机为要。斯方选四逆散疏肝理脾,透解郁热;取温胆汤燥湿化痰,清热除烦;择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运转机枢;撷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重在调和阴阳;更益石菖蒲、郁金、丹参开窍化湿,清热祛瘀;琥珀入肝、心经,祛瘀镇惊,安神。针对本病复杂的病机,执简御繁,以方代药,融诸方于一炉,共奏琉肝理气、清化痰热、祛瘀开窍、调和阴阳,以期达到五脏元真通和之功。此外,还应注意精神疏导,解除思想苦闷,使其怡情自遣,宽怀调养。
临床运用:本证以气、血、痰、湿、火邪为患,证因邪变,日久损伤脏腑,使气血阴阳渐由实转虚。若证如上述,径投上方即可;若心悸,胸闷,气短,善太息明显者,加生脉散,琥珀改6g(冲服),以益气养阴、祛瘀安神;若焦虑,头痛,悲观,多疑,沮丧,舌红苔少,脉沉细者明显者,加炙甘草30g、大枣15枚、小麦30g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若夜不能寐,噩梦纷纭,常从梦中惊醒,听到响声则心惊肉跳明显者,上方去黄芩,加黄连7g、栀子12g,白芍改30g,清心除烦,平抑肝阳;若神智时清时昧,静而不烦,视物目睛不转,舌苔腻浊,脉沉滑明显者,重用石菖蒲、郁金,加天竺黄12g、胆南星12g,或加服苏合香丸以增强豁痰开窍之力;若纳差泛恶,不知饥饿,舌苔黄腻,脉弦滑明显者,加白蔻仁6g、藿香10g、苏梗10g、焦三仙12g,芳香化湿,理气和胃;若胸胁麻木、疼痛,或麻痛无定处,甚则肢颤逆冷,舌质淡紫,脉沉明显者,桂枝改15g、丹参改30g,加黄芪30g、当归20g,温阳益气,养血活血;若易怒,头摇多动,舌红,脉弦有力明显者,加珍珠母30g、羚羊角粉3g(冲服)、天麻12g、钩藤13g(后下),清热育阴,平肝熄风;若心烦易怒,盗汗颧红,咽干口燥,少寐多梦,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加熟地、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百合、醋龟板、阿胶之类,滋养肝肾,清热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