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处方外配”走势成为眼下业内关注的热门话题。面对这一现象,医院疾首蹙额,药店当仁不让,施行增值服务。
医院药品的处方外流,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凸显危机,据江苏无锡市某医院不完全统计:一天门诊1300人次左右,而收到的药方却平均只有八九百张,处方流失率在两成以上。而据商家介绍,目前手持医院处方到药店买药的人约占顾客总数的1/4以上。药店营业员则说,拿着处方来买药的基本上都是看病要自己掏腰包的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参保市民。最明显的是,有不少买药人从口袋里掏出写着药价的小纸条对药价、产地、规格进行反复比较。一位顾客直言:“我们是冲着药店的价格和服务而去的”。一般来说,医院药价比药店售价要高出10%左右,多者高出30%右左,而且越是贵重药品差价越大,造成很多病人到医院看病,然后拿着处方到药店配药的现象,这对传统上靠卖药生存的医院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医院:防范未必有效
医院为了防止处方外配,却搞起了“防范动作”,有的医院采用微机管理,处方仅显示一串字母和代码;有的医院只开自己的特有药品,患者到一些药店根本买不到;有的医生明明开的是常用非处方药,却告诉患者,不反对在院外买药,但出了事我们不负责;个别医院为防止“处方外流”,竟“发明”了“暗号处方”。所有这些,一旦市民到药店买药,驻店药师根本无从“破译”。从事医药研究的一位专家认为,医院采取这种措施更不利于其竞争和发展,一些过分依赖药物收入的医院,尤其是小医院终将被淘汰出局。只有收入结构合理、增加药价透明度的医院才能最后生存下来。这些医院将在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上展开新的竞争。一位民营医院的医生称,医药分业是必然趋势,患者到院外买药本无可厚非,医院若不想让这笔资金“流失”,根本的措施恐怕就在于:在推行药品市场价、降低药价成本上下功夫。有位市民对此感慨说:在医院配药较为放心,因为在服务上医院比药店有优势,只要药价合理,老百姓也不愿意到院外配药。
药店:服务才是根本
面对医院阻止处方外流现象,药店开始向医院挑战,并采取增值服务的举措来吸引顾客,除了降低药价外,还改善售前与售后服务,如设置药师24小时坐堂增值服务,定期开设健康讲座,外请医师和药师讲课,免费建立健康档案,设立会员制,预约订购甚至专设送药工将价值几角钱的药免费送上门。所有这些“亲情式”服务,让享受到平价药的市民更为受益。
医院处方外配,专家学者认为合情理。一位从事医药经济研究的专家说,我们反对恶性的药品价格竞争,支持合理的药品价格竞争,合理的价格竞争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群众低价购买药品,推动医药分业改革进程。他还认为,超低价格竞争只是低层次的竞争,应鼓励有实力的医院和零售商家以品牌、服务、参与竞争,支持他们强化服务、降低价格,真正让利于民。一位律师对“处方外配”分析指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医院想办法把患者留在自己的药房里,心情可以理解,但像某些医院用“暗号处方”或者处方不与患者见面等这类办法来防止处方流失,其实损害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且还可能给自己的工作带来诸多法律问题。一位商学院老师说,要消除药品流通中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必须规范药品流通市场,为药品流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营销环境。只有药品流通真正实现了公平竞争,药价虚高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药品竞争才能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