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青春期门诊黄薛冰博士向记者介绍:在门诊,陪同孩子来就诊的家长,大都比自己的孩子更焦虑,因为孩子的逆反、不听话,令他们无奈。
孩子对他们的逆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家长对青春期的孩子格外不放心,怕孩子在各方面学坏,怕接触任何不良的东西,有的甚至担心孩子一关上门就不知在干什么。孩子认为自己已长大成熟,家长没必要这样。2.孩子总是跟消费高、买名牌的同学比,认为自己的家长太小气、“老土”,而家长对孩子这种心理难以接受。3.就诊的孩子与家长各有困惑。青春期是性启蒙期,传统的父母对自己现代的孩子常显得不知所措。孩子更多的性知识,不是来自于家长和学校,而是从与同伴的交换得来,与家长无法沟通的孩子,时常难辨其中的对与错。与孩子相比,来这里就诊的许多家长有一个通病,黄博士介绍说,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我的父母对我就严厉,所以我对他们好,我对我的孩子严厉,孩子也会对我好。”她说,家长在这种误区之下,难免对孩子出现嗤之以鼻、贬低、挖苦,让孩子感到人格的受挫,在心理上感到自己是渺小的,在父母面前是无能的。
黄博士建议,家长改善孩子逆反,首先是自身应该发生改变:第一,对孩子光有表面的干预是不行的,要有策略。第二,要与孩子建立亲子联盟,共同来战胜困难,让有了问题的孩子不被羞愧所难。父母要知道,孩子出现与成长有关的问题,是正常的,是自我人格发展的过程。黄博士说,家长要让孩子感到“你的许多想法和做法都不需要自责”,因为不过分自责的孩子,心理上才不会太脆弱,才有自信对家长讲真话。她说,比如青春期孩子身体上发育变化的问题,过去很多保守的家长,认为女孩发育过早的乳房是件不体面的事情。其实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学会并把科学的生理知识告诉给孩子,培养孩子欣赏和鉴别完美的体形。第三,家长应该让孩子切实感到人格的平等。逆反的孩子大多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家长应该让孩子感到“我是被喜欢的”。
黄博士提醒家长们:焦虑是因为不知所措,应该分清哪些是自己的问题,不要把自己的问题当成是孩子的问题,比如一贯受管制的孩子20岁了,出门还要跟家长请假,家长反过来嫌孩子长不大,却不清楚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孩子大多不会成心跟家长做对,家长有时脑筋转一转,问题也许就解决了。黄博士举例说,一位母亲对14岁吸烟的儿子万般无奈,孩子挨了她几次毒打之后,发誓“不吸了”,可是孩子一转脸回到学校,又升级抽雪茄了。她向黄博士请教该怎么办?黄博士的话使她顿有所悟:“这说明孩子是真想戒烟,因为雪茄抽一口撑的时间长,孩子想用这种办法把烟渐渐戒掉,但他不好跟你说,他也很苦恼。”于是她按黄博士的建议给孩子买了戒烟药,并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真心想戒烟,妈妈和你一同战胜它。”这个孩子果然戒了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