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刘玲硕士等在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中,采用细胞内PCR扩增抗体基因的方法,成功构建一库容量为3×106白癜风的噬菌体抗体库。该抗体库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自身抗体在白癜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据介绍,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白癜风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其患者体内存在抗黑素细胞膜自身抗体,导致黑素细胞破坏,引起自身损伤。然而,对于“自身抗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究竟是始动因素还是继发反应”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为探讨自身抗体机制的新思路,刘玲等研究人员采用细胞内PCR扩增的方法,选择100例(男48例,女52例,平均年龄21岁,平均病程两个月)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样,通过PCR1反转录、扩增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Cre重组酶介导、单个细胞内轻重连接获取体内原始配对信息,以及经振荡筛选等系列技术处理后,成功地构建出一库容量为3×106的白癜风噬菌体抗体库。
该抗体库经抗体表达、特异性检测及吸附筛选等检验,结果显示:细胞内PCR扩增ScFv基因,目的条带为800bp,与预期大小相符;取20个单菌落提取质粒进行凝胶电泳,19个可见800bp目的条带,重组率达95%。通过4轮“亲和吸附-洗脱-扩增”筛选,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回收率增加约67倍,并获得1株特异性针对黑素细胞膜抗原的抗体。提示抗体库具有重组率高、特异性强、亲和力好、抗体基因信息准确等特点。
研究人员认为,细胞内PCR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扩增抗体可变区基因方法,它在同一个载体上的轻链与重链的配对,不是人工随机组合,而是在体内的原始配对,从人免疫细胞中扩增体内亲本配对的单链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到噬菌体载体,同时利用完整细胞筛选特异性针对黑素细胞膜抗原的自身抗体,从而得到编码疾病相关抗体基因的准确信息。采用该技术能从分子水平上阐述自身抗体的产生机制、编码基因规律及基因突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