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潘文胜副主任医师,在对国内外部分早期胃癌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原发病灶的癌细胞与浸润、转移的癌细胞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形态,其分化程度也有明显差别。该研究成果有望改写完全依据以原发灶癌细胞的特性为基点来治疗早期胃癌的国际标准。
该研究从1196例被病理诊断为腺癌并经外科手术切除的早期胃癌病例中,选取81例伴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作为转移组,另选取81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各包括11例黏膜内癌和70例黏膜下癌,其组织学分类及肿瘤部位相似,具可比性。研究者将各组的肿瘤灶亚分类为表层部、浸润部,并依据各病灶的病理组织形态,分别将其分为分化型、混合型、未分化型,然后对其相关因子进行分析研究。
该研究发现,在转移组40.7%的患者肿瘤组织中,浸润部的组织分化程度较表层部低下,而对照组的这一比例为11.9%。转移组分化型胃癌和未分化型胃癌浸润部的同一类型的组织学分化程度较对照组为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转移组肿瘤表层部与浸润部的分化程度合致率为6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早期胃癌中,癌灶水平方向和浸润先端部垂直方向的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变化更易出现;浸润部与黏膜固有层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不同者,尤其是组织学分化程度趋低下者,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据悉,目前临床对早期胃癌主要采用胃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术以及腹腔镜和传统手术治疗。根据国际相关标准,胃镜下的这两种治疗手段,必须符合两大条件:一是在黏膜切除术中,无溃疡的早期胃癌病灶直径应在2厘米以下,有溃疡的早期胃癌病灶直径应小于1厘米,而在黏膜剥离术中,早期胃癌病灶直径可在6~10厘米;二是原发病灶的癌细胞分化程度好、恶性程度低,且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浅层。以上两大条件还必须以不存在淋巴转移为前提。这一在国际上实行了20多年的治疗标准是以原发灶的特性为基点的。从理论上讲,早期胃癌经胃镜下治疗的效果应该与腹腔镜或者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同,即可以达到根治,而且复发率也应该很低,但在临床上,早期胃癌经胃镜下治疗后却有8%~10%的复发率,这曾令很多研究者大为困惑。上述研究证明,肿瘤生长后,原发病灶的癌细胞与浸润、转移后的癌细胞存在完全不一样的形态、行为,有这种变化的癌细胞更易出现浸润、转移,这可能就是导致上述8%~10%复发率发生的原因之一。
潘文胜介绍说,胃镜下早期胃癌治疗的国际标准忽视了胃癌患者出现浸润、转移的高危险性,而要实现胃镜下治疗早期胃癌的零复发,还需要注意原发灶癌细胞和浸润、转移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是否相同,即浸润部的癌细胞与原发灶癌细胞分化程度同样较好者可在胃镜下摘除肿瘤,而浸润部癌细胞分化差者即便其原发灶癌细胞分化程度较好,也不适合在胃镜下切除肿瘤。潘文胜指出,胃镜下早期胃癌治疗的国际标准存在的缺陷,需要新的更科学的标准来替代,但新标准的建立尚需国内外研究者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