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连丸治疗菌痢有据可依

时间
2004-08-04

香连丸由萸黄连和木香两味药物组成,是治疗湿热痢疾、腹痛泄泻的常用方剂。临床观察表明其治疗细菌性痢疾显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小。山东济宁市中医院采用药物交互作用定量法对香连丸的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了依据。

研究人员将香连丸、萸黄连、本香细粉各5克制成10毫升溶液(浓度为50%)。48只试管分为3组,每组16只。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稀释药液,并分至于14只试管内,第15、16只试管不加药液,仅装有培养基。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5种痢疾杆菌分别制成菌液。向每排试管中加入稀释好的各种菌液。从第1管到第14管分别加入0.05毫升,第15管加入菌液作为阳性对照,第16管不加菌液作为阴性对照。置于37℃培养24小时。结果表明,香连丸、萸黄连具有较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作用。木香抗菌作用较弱,香连丸中萸黄连与木香的交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拮抗作用,对痢疾杆菌则表现协同和相加作用。表明从体外抗菌和药物定量交互作用角度看,香连丸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较好药物。

研究人员介绍,香连丸最敏感菌为金色葡萄球菌。萸黄连比香连丸抗菌(抑菌、杀菌不同)作用强,木香抗菌作用则很弱。对痢疾杆菌亦表现了大致相同的抗菌规律。痢疾杆菌对香连丸敏感程度由强到弱顺序为:福氏志贺菌II型,痢疾志贺菌I型,鲍氏志贺菌I型,痢疾志贺菌II型,宋氏志贺菌,其中对前两种细菌敏感相同。对萸黄连敏感程度由强到弱顺序为:痢疾志贺菌I型,福氏志贺菌II型,鲍氏志贺菌I型,痢疾志贺菌II型,宋氏志贺菌,其中对第2种和第3种抗菌作用相同,香连丸和萸黄连对福氏志贺菌II型,宋氏志贺菌表现了相同的抗菌效果。从萸黄连与木香的定量交互作用来看,对福氏志贺菌II型,宋氏志贺菌抗菌(抑菌、杀菌)实际效价是计算效价的1/2,所以抗菌作用增强为原来的两倍。同理,对痢疾志贺菌I型抑菌,鲍氏志贺菌I型杀菌作用增强为原来的两倍,而对痢疾志贺菌I型杀菌、鲍氏志贺菌的抑菌以及痢疾志贺菌II型的抑菌和杀菌都呈现了加合作用。

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来看,萸黄连最低抑菌浓度为木香的最低抑菌浓度的256倍。在50克香连丸中,萸黄连为40克,木香为10克,其中10克木香相当于萸黄连10/256克,若木香与萸黄连起相加作用,50克香连丸相当于(40+10/256)克萸黄连,即40.0390克。50%的香连丸相当于40.039%的萸黄连。若设40.039%的萸黄连应该出现X支试管抑菌,那么40.039%/2X=6.10×10-8,X=12.685。所以抑菌作用应该出现12支试管,而实际只出现11支试管,那么香连丸的实际抑菌效价为2.44×10-7克·升-1,计算抑菌效价为10-7克·升-1。

研究人员认为,香连丸具有较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作用,香连丸中萸黄连与木香的定量交互作用对痢疾杆菌呈现了协同或相加作用,体现了香连丸这一传统古方在治疗痢疾配伍上的合理性,也为香连丸剂型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