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姜、生姜和干姜不可混淆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8-16

吴红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近日读到刘家骅先生的《药对》(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书,书中谈到“燥湿将领——山姜的药对方”时,解释为“山姜有生姜、干姜之分”,举出的山姜药对方,全是生姜和干姜的药对方,显然刘先生是将山姜、生姜和干姜混为一谈了。山姜、生姜和干姜是不是同一物呢?现以《中华本草》《中药学》(高学敏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蓝本进行讨论。

山姜

山姜之名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云:“山姜根及苗,并如姜而大,作樟木臭。”《本草图经》外草类谓:“山姜,生卫州……开紫花,不结子,八月、九月采根用。”《本草纲目》云:“山姜,生南方。叶似姜,花赤色,甚辛;子似草豆蔻,根如杜若及高良姜。”《植物名实图考》:“山姜,江西、湖南山中多有之,与阳霍、茈姜无别。惟根如嫩姜,而味不甚辛,颇似黄精,衡山所售黄精,多以此伪为之。”古代这些描述实际早已将山姜和生姜等区别开来了。

山姜来源于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山姜的根茎,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山姜在不同地区和文献中还有不同的别名,如和山姜(《湖南药物志》),九姜连(《蛾眉药用植物》),姜叶淫羊藿、九龙盘(《贵阳民间药草》),姜七、高良姜、鸡爪莲(《江西草药手册》)。

山姜根茎含9(10)—佛术烯—11—醇,1,9—羟基山姜内酯,二氢沉香呋喃,10—表—γ—桉叶醇,3β,4β—环氧沉香呋喃等成分。大剂量山姜对豚鼠离体小肠起抑制作用、抗溃疡作用。体外抗菌试验,山姜煎剂对结肠炎耶尔森茵和摩根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山姜味辛,性温。有温中,散寒,祛风,活血功效。主治脘腹冷涌,肺寒咳喘,风湿痹痈,跃打损伤,月经不调,劳伤吐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烂调酒搽;或煎水洗。

生姜

生姜始载于《名医别录》,现收载于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姜,《说文解字》作“疆”,云御湿之菜。《本草图经》载:“生姜生犍为(今四川犍为)山谷及荆州、扬州(今江苏扬州)。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今四川、浙江、安徽境内)者为良。苗高二三尺,叶似箭竹叶而长,两两相对,苗青,根黄,无花实。”对生姜的产地和形状进行了描述。

生姜来源于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广为栽培。

生姜含挥发油成分0.25%~3%,主要有姜辣醇,α—姜烯,β—檀香萜醇,β—水芹烯,柠檬醛,芳香醇等。

生姜有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抗溃疡,保肝,利胆,镇静,抗惊厥,止吐和抗运动病,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兴奋心脏,升高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抗5—羟色胺,抗氧化,抗微生物作用,另外还有中枢兴奋,促进体内活性物物质释放,促进吸收,止咳,降血脂,抗过敏作用,诱变和抗诱变,抑制亚硝胺合成作用等等。

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胃、脾经。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捣汁冲;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热慰,或绞汁调搽。阴虚内热及实热证禁服。

干姜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现收载于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干姜来源于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其别名有白姜(《三因方》),均姜(《本草纲目》)。

干姜含挥发油约2%,主要成分是姜烯酮、姜烯、水芹烯、莰烯、姜辣素,及树脂、淀粉、多种氨基酸等。

干姜有镇静,镇痛,抗炎,止呕,短暂升高血压,抗凝血作用,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胃液分泌,抑制胃溃疡,促肠道蠕动,抗缺氧作用,还有显著灭螺和抗血吸虫作用。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从以上可以看出,山姜、生姜和干姜虽然都是姜科植物,但药物来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性、功效应用、主治均不相同。生姜和干姜虽然药物来源相同,但由于炮制加工方法不同,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应用也发生了变化。故山姜、生姜和干姜三者不宜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