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认识清与浊——读吴深涛《重新审视与界定“浊”》后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2-18

冯文才 广东省潮州市中医医院

“浊”作为《内经》的基本概念,是与清相对而言。浊气与水精都是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当脏腑功能失司、运化无权则致浊气壅滞而成为浊邪,而水气不运则为内生湿邪,与致病外邪的清湿有别。因此,深刻认识清、浊的内涵,才能更好界定浊气、水精、及内生浊邪、内生湿邪与清湿。

水谷浊气壅滞而成的邪浊致病,多壅滞血脉,进而瘀阻血脉,在治疗上除了应注重化浊外,更应注重活血祛瘀。这为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等内分泌疾病开拓了视野。

读了贵报2010年10月25日刊载吴深涛老师《重新审视与界定“浊”》(以下简称《浊》文)一文,颇有同感。笔者在临床中对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内分泌失调疾患从浊论治取得了满意疗效,今见《浊》文,如遇知音。《浊》文对浊邪致病的病位、病证、治疗以及与湿邪比较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为治疗多种内分泌疾病拓展了广阔的视野。但文中在开始“论源头”、“论属性”二段章节中,对生理性浊气、水精与病理性的浊邪与湿邪的表述不清楚,有使读者无可适从之嫌,特提出与吴深涛老师商榷。

经典中清与浊的内涵广泛

要进一步认识清与浊

在中医典籍中,清与浊这一相对概念,含义较广,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用以比喻天地;又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谷入于胃……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用于比喻营气与卫气;在此不予一一列出。《浊》文认为“……而于病理属性上,《内经》中‘清’之内涵多代表了湿邪,故多清湿并称,如《灵枢·百病始生》所云‘清湿喜怒……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等等”,经文中所指的‘清湿’应是指雾露,为致病外邪,把清湿与形容质态清浊不同的“清”相等同,这显然是过于牵强。

清与浊是相对而论,在祖国医学中还有清中之浊及浊中之清的进一步分别,这方面在水液代谢过程中人体分清泌浊功能则得以充分体现:如归于肾的水液为浊,经肾阳的蒸化,其中浊中之清,复化气上升于肺而布散周身,浊中之浊下降注入膀胱成为尿液排出体外。再如《灵枢·阴阳清浊篇》“浊而清者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日乱气”指的是水谷浊气所化生的清阳之气,上升出于咽,天空之气中的浊气则下降,若清气和浊气互相干扰,不能正常升降,就叫做乱气,而《浊》文则简单解为“是指水谷之清者当上行,而水谷之浊厚者当下行,两者即能互相转化但又各行其经,否则必生‘乱气’(即浊邪)”,这显然是未能道出浊中之清,清中之浊的本意。

再者,《浊》文在“论属性,浊厚滞而湿清稀”的章段中,有下面一段话:“如《灵枢·经水》说:‘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此中,‘清浊’偏重描述的是血液之清稀和浓厚的不同物质形态;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及《灵枢·阴阳清浊》中‘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则是偏于论述了清浊的生理属性之异”;“《灵枢·根结第五》所云‘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则是强调了浊之内涵多与血分相关之性。”其实以上几段经文正是很好说明了清浊的相对概念,并未能说明浊厚滞而湿清稀。同时也更说明不了“清”之内涵多代表湿邪。

水液代谢过程的水精

不能与病理性的清湿混为一谈

《素问·经脉别论》谓:“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转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阐述了浊气源于食入之谷,水精源于饮入之水,化生为水谷精微,充养血脉,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过程和机理。《浊》文在开头“论源头”一段中引用以上经文后却认为是“……将食谷和饮水代谢分而述之,应当是表达两者不同之意,即浊气源于食入之谷,而清湿源于饮入之水。由于两者都经过脾胃的受纳运化,使二者密切关联而为后世并称为水谷精微。”用“清湿”来等同水精,这岂不是将和浊气同为水谷精微成分的水精与清湿混为一谈,属于精微物质的浊气又怎能从源头、属性方面与病理性的清湿进行比较呢?显然不合理,笔者不敢认同。

食与饮入于胃所化生的浊气与水精共为水谷精微,只有在脏腑的受盛、运化、输布功能失司时才会酿生壅滞之浊气(内生的致病邪气)及湿邪(内生的邪气),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所以,只有壅滞之浊邪才能与湿邪从病位、属性、病证、辨治诸方面进行对比。

由于湿性重着黏滞、易伤下,阻滞气机以及多伤及肌腠肢节,在治疗上须着重以化湿、清热利湿、通络活血等法进行治疗,《浊》文已详细论及,本文从略。而水谷浊气壅滞而成的邪浊致病,多壅滞血脉,进而瘀阻血脉,在治疗上除了应注重化浊外,笔者认为更应注重通脉活血祛瘀。笔者在诊治糖尿病等内分泌失调疾病中体会到,只要病程较长,或血脂异常较顽固、心血管疾患,即使未有明显的循环障碍,均可配合化浊、通瘀进行治疗,每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