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难症创新方——试论吴佩衡、朱良春两家法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7-19

笔者每尝细研吴佩衡学术思想结合老师朱良春的学术思想,揣摩两家学术思想之精华所在,走创新之路,凡遇难症,用大剂量附子之汤剂5剂至30剂,推动之后,即转“煎散”或“散剂”善后,刚中求效,缓中求巧,用之于临床,多效如桴鼓;尤其仿吴佩衡使用大剂量附子,必须有“中毒”速效解药准备,故在前辈的解药基础上,再创新方,以期对临床一线的同道有所启发。

邱志济 浙江杭州广益中医门诊部

笔者多年研究运用吴佩衡学术思想,用药经验,结合业师朱良春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治疗各种疑难杂病疗效显著。今将治疗骨伤科难症屡收佳效之体会,论述如下:

外伤后遗扶真元

白通四逆随症绕

笔者活用吴佩衡使用白通四逆加桂之法配合朱良春桃红四物加刘寄奴、泽兰、虫方,治疗脑外伤后遗症、骨折、骨伤、断指后遗症时,深究吴氏大剂量使用附姜草桂的法度,屡收速效。盖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势,能引补气药通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能引补血药入血份,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驱逐在里之寒湿”。吴佩衡谓“附子乃中药十大主帅之首……自后汉以降,配有附子之方剂,实不可胜数,兹不过介绍其重要者而已,但是只要切实掌握此十方(包括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猪胆汤、茯苓四逆汤、吴萸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白通汤、白通加人尿猪胆汤、潜阳封髓丹、四逆人参汤),且能圆通运用,即可治疗百数十种比较疑难之病,其功用亦不少矣”。

张某,女,45岁,2008年10月初,不慎右中指并无名指被机器截断,断指经成都某医院缝接夹板固定后,住院治疗近半月,断指缝接部位肿痛仍未消失,且肿痛部位扩大,X线透视断指处骨肉筋未理想接合。患者因信中医电话求诊后,笔者嘱其停用西药和输液,即开处方:白制附片60克,5剂一起,加开水两瓶半,约5斤,文火先煎3小时(分5天兑入每日药汁中)。桂枝30克,干姜20克,炙甘草10克,桃仁、川芎、赤芍各15克,虫、红花各12克,当归、生地、刘寄奴、川断、泽兰、生姜各30克(每煎20~30分钟)。5剂药服后,肿痛明显好转,原方再进10剂,肿痛全消,减制附片为30克同煎,再服10剂,X线透视,断指已接牢。与张某同住一病区的病友和医生、护士,见之奇迹般地速愈,均争着咨询吃了什么中药。患者出院后,嘱守二诊方一剂服两天,间断服至春节,断指缝接处已能恢复部分屈伸功能。

患者素体虚寒,加上住大医院治疗,每天输液消炎,雪上加霜,脾为湿困,阴云四合,土壅木郁,枢机不转,气血无权再生;加上断指时出血和手术中失血,气阴大损,真元大衰,须但扶真元治其本,活血去瘀治其标。如非标本同治使用大剂量附子加姜桂,则无丽照当空,阴云四合不能散;如非抓住“阳生阴长,天一生水”之法,温扶真阳,使用大剂量附子加姜桂,则无法速复外伤断指手术损失之气血;如非温阳药加去瘀药取附姜桂温通十二经脉,合桃红四物加味去瘀生新,则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无以接骨续断。盖接骨续断如非气血运行无阻,经隧络道畅通,骨肉皮毛得以濡养,则无接骨续断之可能,此乃流水不腐之理。

吴佩衡学术思想的重点,十分注重温护阳气,善用大剂量附子,但有一定法度。吴佩衡谓附子无姜不热,无桂不燥,配干姜可荡全身之寒邪,伍肉桂、桂枝则化气除湿、散寒达表、宣通表里,故吴佩衡决非单用附子,其实是善用姜、桂、附。

综观吴佩衡用附子之法度,笔者临床仿吴佩衡法,附子用量如下:助阳解表附子剂量用15~30克,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代表方;回阳救逆附子剂量120克起用,随证变化倍增,白通四逆加桂为代表方;温补脾阳附子剂量100克起用,桂附理中为代表方;温阳托毒附子剂量为60克,阳和汤为代表方;驱风止痛附子剂量100克起用,乌头煎是代表方;振奋心阳附子剂量120克起用,偶有递增至200克,附子汤是代表方;温阳止泻附子剂量60克起用,四神丸合仙桔汤为代表方;温化痰饮附子剂量为60克起用,苓桂术甘汤为代表方;暖宫止痛附子剂量用60克起用,桂枝茯苓丸为代表方;温通寒结附子剂量用60克,附子麻仁丸为代表方;引火归元附子剂量用50克,代表方为潜阳封髓丹加油桂;温阳去瘀宣通引经、接骨续断附子剂量用30~60克,代表方是四逆加桂合桃红四物汤加刘寄奴、川断、虫、泽兰。笔者命名为“温阳去瘀接骨疗伤汤”。

白通四逆辈十方

圆通运用在三法

近年来,笔者用吴佩衡学术思想结合吾师朱良春学术思想,治疗各科诸多难病,均应手取效,这得益于吴佩衡先生医案中的“方证对应法”、“病机推求法”、“体质辨证法”。吴佩衡提示“但只要切实掌握此十方,且能圆通运用,即可治疗百数十种比较疑难之病”。

“方证对应法”乃张仲景著作的一大特色,吴佩衡活用且有创新,只要临床特征性证候与仲景书中的阐述基本符合,白通四逆辈就可信手拈来加减化裁,或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合真武汤、桂附理中汤,或合五苓散等,这其实是重复仲景当年的实践,亦是重复和发展护阳学派开山祖师郑钦安当年的实践。再论“病机推求法”,经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吴佩衡医案中诸多重用附子治验,各有特色,细品之,吴佩衡均通过详审,归纳分析,准确地推求病机,而选用高效方药。三是“体质辨证法”,吴佩衡谓“凡身体不好,素禀不足,一旦感冒,易从少阴寒化(体强者外邪在太阳),脉沉细弱,欲寐无神,怕冷手足发凉,或有头痛如劈,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吴佩衡倡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虚人感冒,取其扶正去邪,温经解表,其实这和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到的“酒客”“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等,均属于体质辨证的范畴。

大剂附子推动法

效后取法用煎散

笔者仿吴佩衡用白通四逆辈十方和辨治三法合吾师朱良春之法,多用汤剂开路,暂用大剂量附子和大剂量姜桂草,推动即止,“煎散”或“散剂”守后。在多年治疗难症的临床实践中,使用大剂量附子,或汤剂或煎散或散剂,笔者多先自己试用。在多次附子剂量递增过快中毒时,用了诸多已知的解附子毒之药,如乌豆、灵磁石、甘草、肉桂、防风、蜂蜜、绿豆粉等,时有效不理想之感。故再探附子解药,笔者设想半夏反乌头,推之反药乃有解附子毒之效,且半夏茯苓同用能速降肺胃,附子中毒者首要解决的是肺胃不降,毒无出路,故解药当用大剂茯苓,和大剂量半夏。据此笔者悟出屡用屡效之速效解毒汤药,命名为“温降解毒汤”,由姜旱半夏、茯苓、肉桂、生甘草各30克,紫苏叶10克,黄连1克组成,可边煎边服,取其芳香醒脾、辛开苦降、强心利水、温胃止呕、扶阳排毒、扶正复元之功。

病有万端,治之但扶真元,深入探究吴佩衡使用白通四逆辈十方和辨治三法,是步入护阳学派殿堂的秘诀。笔者结合业师朱良春学术思想,两家之法合用,乃各取所长,愿能创出适宜广大难症杂病患者的新法新方,为传统中医学的创新发展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