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10-2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是由面神经管段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为临床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20岁~60岁为多,男性略多,常发生于一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而以春秋两季发病较高。

中医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则出现口眼歪斜。气虚为本,风邪入中,气血痹阻为标,证属本虚标实之证。若治疗不当则预后较差,可终生不愈,有的可遗有面肌痉挛或面肌挛缩,甚至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

针灸治疗面瘫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认定本病为43种针灸适宜治疗的疾病之一。长期的经验使人们认为针灸治疗本病是有效的,但也暴露出诊疗技术不规范,可重复性低等问题,所以如何科学规范地应用针灸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成为目前研究方向之一。

疗法简要介绍

根据经络理论,阳明经行于面部,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取面部的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太阳、少阳经穴,以疏通面部经气。病位在经筋,经筋刺法采用透穴刺法浅刺经筋,所选穴位均是手足三阳经筋循行于面部的要穴,如地仓、颊车、下关、颧髎、四白、阳白等,可以鼓舞阳明经气,健运脾胃以培气血生化之源,促进气血运行,散瘀通经活络,使气血畅顺,营卫和调,肌肉经筋得以充足的营养。此法的特色是能直捣病所,发挥“通经络,调气血,荣经筋”的作用。

诊断标准

(1)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

(2)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可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

(3)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之周围性面瘫(如小脑桥脑角病变、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适应症

各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针灸针(材质:不锈钢),0.30毫米×75毫米及0.30毫米×40毫米两种。

二、体位选择

基本要求是穴位充分暴露,肌肉充分放松,体位舒适安稳,且能持久保持。本针刺法取穴方便,坐卧位均可。建议初次针刺者选用卧位,以防精神紧张、晕针等。

三、揣定穴位

务必在针刺之前用手揣摸按压欲针之处,确定穴位。通过揣摸按压一则可以探查患者的感觉和反应,二则可以了解穴位情况,三则可以改善肌紧张,减轻疼痛,四则可以提高机体对针刺的反应性。

四、消毒

对针具器械、医生的手指和病人的施针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五、针刺操作

(1)主穴:阳白四透、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筋排刺、颧髎、太阳透地仓。

(2)阳白四透:采用一穴四针,针尖与表皮成15°角,分别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进针1寸,施捻转泻法,针具规格0.30毫米×40毫米。

(3)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筋排刺:指两穴之间按照阳明经筋循行,采取多针浅刺(以进入皮内为度)、排刺,每隔0.5寸l针,施捻转泻法,针具规格0.30毫米×40毫米。

(4)颧髎:直刺0.5寸,施捻转泻法,针具规格0.30毫米×40毫米。

(5)太阳透地仓:太阳向下穿颧弓透向地仓,进针2.5寸,施捻转泻法,针具规格0.30毫米×75毫米。

(6)配穴:闭目露睛加四白两透、睛明;口歪甚者加下关;面瘫初起加风池、翳风、对侧合谷。

(7)四白两透:采用一穴两针,针尖与表皮成15°角,分别针向目内眦、目外眦,进针1寸,施捻转泻法,针具规格0.30毫米×40毫米。

(8)睛明:直刺0.5寸,不施手法,针具规格0.30毫米×40毫米。

(9)下关:直刺1寸,施平补平泻手法,针具规格0.30毫米×40毫米。

(10)风池:向对侧眼球斜刺,进针1寸,施捻转泻法;翳风、合谷均直刺l寸,施念转泻法,针具规格为0.30毫米×40毫米。

以上诸穴均每日针刺1次,留针20分钟。

六、治疗时间及疗程

早期针灸介入对于促进病情好转,预防慢性致残有帮助,所以一旦发病应立即应用“经筋刺法”进行治疗,早期刺激强度宜轻,每日针刺1次,15天为1个疗程。

七、关键技术环节

(1)针刺方向与深度: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腧穴近部主治作用理论,太阳针刺宜透向地仓,进针2.5寸。

(2)透刺:阳白四透:分别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四白两透:采用一穴两针,针尖与表皮成15°角,分别针向目内眦、目外眦;太阳向下穿颧弓透向地仓。

(3)排刺:以患侧面部经筋为主,多针浅刺、排刺。针刺深度为2分~3分,以进入皮内为度。

八、注意事项

针刺手法应轻柔,以防皮下出血。透穴切不可穿透皮肤,以免增加疼痛感和感染机会及使病人产生恐惧感而畏针不能接受治疗。缓慢起针,并按压2分钟~3分钟。

九、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晕针:立即停止针刺操作,病人平卧床上,采用头低足高位,松开病人衣领,开窗通风,并注意保温,给病人饮温开水或糖盐水。一般经上述处理后,大部分病人能在5分钟~10分钟内恢复正常。但也有少部分病人较严重,除上述处理外,再加刺足三里、人中穴,若仍无缓解再对症急救处理。

(2)血肿:出针后,在针刺部位引起皮下出血,皮肤隆起,称皮下血肿。出现皮下血肿时,应先持酒精棉球压按在针孔处的血肿上。如血肿不再增大,不需处理,局部皮肤青紫可逐渐消退。如经上述按压血肿继续增大,可加大按压并冷敷,然后加压包扎,48小时后局部改为热敷,消散瘀血。为了防止血肿的发生,针刺前应仔细检查针具,针尖有钩的不能使用。针刺时一定要注意仔细察看皮下血管走行,避开血管再行针刺。

(3)如出现滞针现象,则一方面让患者放松,另一方面在滞针部位周围做轻微按摩,待缓解后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