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铭(1935年—),男,汉族,浙江平湖人,。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任外科医师、副院长,上海奉贤齐贤公社卫生院院长。1984年起,先后担任上海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院长、兼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还先后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临床一所乳房病研究室主任、国家教委重点学科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杂志主编、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上海市高教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气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日本气功学会名誉顾问等。1986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88年成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名中医,是全国第二届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陆师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被收入1988年美国传记学会《世界著名领导者辞典》、1990年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辞典》及《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典》等。
陆师生性敦厚敏达,早年深受导师中医外科大家顾伯华教授青睐,续其薪传。他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研究及教学工作,对乳房病、甲状腺病、痈疽、皮肤病、蛇咬伤、急腹症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并有不少建树。对良性乳房肿块的治疗尤有心得。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陆师首次将乳癖分成肝气郁滞型、冲任失调型辨证论治,用益肾调冲任法取得显著疗效。陆师还提出:乳腺增生的冲任不调见证乃是妇女周期性激素失调所致。于是指导研究生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实了他的推断,关键是排卵前期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下。用中药“乳块消”调整周期性激素失调,拮抗异常激素的刺激,从而恢复乳腺组织的正常结构,获得满意的疗效,其对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学和治疗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陆师对顾伯华老师1958年在国内首先报道的“慢性复发性伴有乳头内缩的乳晕部瘘管”的临床研究,提出了该病的成因是由于乳腺管先天性异常,乳头内缩畸形所致的学术观点,并指导研究生从实验研究探明了与雌激素有关;结合临床、病理研究,确认本病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瘘管期;提出该病与其它乳房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在治疗上将单纯性瘘管的挂线手术改革成切开术,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陆师为本病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陆师曾先后主编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实用中医乳房病学》、《关节痛》、《中医外科诊疗图谱》、《实用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参加编写《实用中医外科学》等专著。科技成果有《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的中医治疗》,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6年重大科技成果甲等奖;《调和冲任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研成果
“老中医顾伯华教授在外科临床中临床经验总结及实验研究”于1981年获上海市卫生局二等奖。
“老中医治疗浆细胞乳晕瘘管经验”于1985年获上海市卫生局一等奖。
“老中医治疗浆细胞乳晕瘘管经验”于1985年获上海市科委二等奖。
“老中医治疗浆细胞乳晕瘘管经验”于1986年获国家管理局甲等奖。
“顾伯华老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研究”于1992年获上海市科委二等奖。
“调摄冲任疏肝活血法纠正乳腺增生病激素失调的研究”于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