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张针前消毒
古代针刺缺乏消毒概念,常采用隔衣进针,以及“入口中必须温热方可与刺”的口温法。方氏早在30年代初已提倡不应用隔衣进针,并在进针前采用酒精局部消毒。
2.
方氏诊病,重视四诊,纪录详细,早在1937年,已经使用《方慎盦诊病表》铅印病历。除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年月日、编号外、其他内容还包括“初病经过、现在情形、特别症状、标准治法、处方、结果”。并列有“体气、面色、脉象左右、舌、嗜好、寒热、汗、饮、食、睡眠、大便、小便,”以及身体各部位如“头、颈、眼、耳、口、齿、胸、腹、背、腰、手臂、腿足”等项。实物至今仍保存。中医在30年代已使用内容如此详细之病史,殊不多见。
3.设计针灸器械
方氏为提高疗效,吸收西方之长,早在30年代就设计定制过两种针灸器械。其一为类似近代梅花针之针具,是据《灵枢·官针》毛刺、扬刺、半刺等刺法,“浅内针”、“正内一、旁内四”之义设计制成。针具呈莲房状,直径约1cm,下端并列5支针,针为金质,莲房上端装置1根弹簧,均置于1铜质管状物中,管长约5~6cm。其二为“温灸器”,为薰灸结合药物,既有艾灸之优点,益以药物之作用,用以治疗虚证和痹证,至今尚保存实物,此为铜质制成之双层桶状器具,外层上下两截直径9cm,高8cm,下置红木底座,中有一3厘米直径之圆孔。内层上端装有4根齿状环物,环形排列,直径3主,中间放置一段粗艾卷,下端有一容器,放置药物。外层上下两截互套,可以进退转动,四周均排列小空洞,外层有盖,用绞链开合,下用红木底座,中有一大空洞,直径约3厘米。使用时,将温灸器下端之空洞对准近选之穴位。点燃艾卷,艾火温热使药物直透穴位。可以转动外层上截,以调整空洞位置从而调节温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