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第九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阴漏

病证名。昼轻夜重之漏证。《证治准绳·杂病》:“不论(眼之)何部生漏,但从黄昏至天晓则痛胀,流水作青黑色,或腥臭不可闻,日间则稍可,非若他证之长流,乃幽阴中有伏隐之火随气升而来,故遇阴分即病重,治当温而清之。”治宜补气血之剂,内服用黄芪汤加减。另一种含义见《外科启玄》卷七。书中称:“三曰阴漏,男女阴内痛而出水者是也。”即发于男、女前阴部之漏症。

阴陇

陇,隆盛。指阴气极隆盛。《灵枢·营卫生会》:“夜半而阴陇”。谓夜半是阴气最隆盛的时间。

阴陵泉

经穴名。出《灵枢·热病》。属足太阴脾经。合(水)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一法“取曲膝之横纹尖头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膝胫酸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阴廉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布有生殖股神经,股内侧皮神经分支,深层有闭孔神经的前支,并有旋股内侧动、静脉的分支通过。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外阴搔痒,股内侧痛,下肢麻痹。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阴冷

病证名。又名阴寒。指阴部寒冷。《诸病源候论》卷四十:“胞络劳伤,子脏虚损,风冷客之,冷乘于阴,故令阴冷也。”临床以阴部寒冷为主证,甚则小腹冷痛,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等,多影响生育而久不孕。治宜补肾温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妇人大全良方》:“妇人阴冷,因劳伤子脏,风冷客之,用五加皮、干姜、丹参、蛇床子、熟地黄、杜仲各三两,钟乳粉四两,天门冬一两,地骨皮二两,酒十五升,渍两宿,每服一盏,空心食前饮之。”

阴烂

病证名。指外阴溃烂。见王士雄《四科简效方》。治用煅牡蛎、飞滑石、煅蚌蛤、人中白、煅龙骨、冰片,共研末,局部上药。参见阴蚀条。

阴宽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指阴道松弛、阴道壁膨出的病证。王士雄《四科简效方》主张用“肥皂荚子浸去黑皮,用其白肉,加白芨、五倍子、蛇床子、石榴皮、甘松、山奈、龙骨煎浓汤,日日熏洗;宽而冷者,加石硫黄煎。”

阴菌

病名。见《景岳全书·妇人规》。指阴道下脱之物如蘑菇状。即阴挺。详该条。

阴厥

病证名。因阳衰精竭所致四肢厥逆。《医林绳墨·厥》:“阴厥者,因其纵欲太过,阳亏于内,精损于外,邪气偶入,阳衰精竭,不能荣养,反被克伐,脏腑生寒而发厥也。”如得病便四肢厥冷,脉沉而细,手足挛而恶寒,引衣盖,不欲水,或下利清谷而厥逆者,用四逆汤、白通汤;厥逆脉不至者,用通脉四逆汤;手足指头微寒者,用理中汤;无热症而厥者,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喘促脉伏而厥者,用五味子汤;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用吴茱萸汤;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者,宜多用绵衣包手足,服五味子汤,或兼与桂枝麻黄各半汤,须臾大汗而解。参见厥证条。

阴绝

脉学名词。即脉搏只见于尺部,寸、关两部均无脉动。《伤寒论·平脉法》:“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

阴居

居住在阴凉的地方。《素问·移精变气论》:“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阴痉

病名。一作阴痓。

①指柔痓,即柔痉。《丹溪心法·痓》:“阴痓曰柔,有汗。”参见柔痉条。

②痉病见四肢厥冷者。《证治准绳·杂病》:“痉既以有汗无汗辨刚柔,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其厥逆者皆阴也。”治宜温阳祛邪。《太平圣惠方》用附子散、白术散、柴胡散等方。参见痉条。

阴精

解剖结构名。

①泛指阴液。《素问·六微旨大论》:“君火之下,阴精承之。”《素问·五常政大论》:“阴精所奉,其人寿。”参见阴液条。

②指生殖之精。

阴茎易举

证名。阴茎容易勃举,常与早泄症并见。因阴虚火旺,相火妄动所致。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等方。一般不宜苦寒直折。若平时阳具易举,体质、脉象俱实者,可用龙胆泻肝汤直泻相火。外治法,用皮硝置于手心,硝化、茎举即衰。

阴茎穴

经外穴名。别名势头。《肘后方》:“治卒癫疾方,灸阴茎上宛宛中三壮,得小便通,则愈。”《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名阴茎。在男性尿道口上方宛宛中。主治癫痫,阴缩。艾条灸5-10分钟。

阴茎

人体器官名。男性外生殖器的一部分。简称茎,又称玉茎、茎物、阳物、阳事、溺茎。足三阴与足阳明之经筋均聚于阴器。《医学入门·疝》:“筋疝,阴茎肿胀。”《本草纲目》补骨脂条:治“玉茎不倒”。

阴经

解剖结构名。又称阴脉。指经脉之中属阴者。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蹻脉等。

阴筋

①解剖结构名。睾丸的系带。《医门法律》:“凡治水肿病,痛引阴筋,卒然无救者……。”

②推拿穴位名。即白筋。见该条。

阴竭阳脱

阴阳学说术语。指阴阳相互依存,一方枯竭,则另一方随之亡脱。属阴的生命物质基础枯竭,将导致属阳的生命活动随之停止。临床可见大汗亡阳,亡血导致气脱等。参脱证条。

阴结

病证名。

①因胃肠阴寒凝结,或精血亏耗大肠干燥所致的便秘。见《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医学入门·燥结》:“不能食,脉弦微者,为阴结。”《景岳全书·杂证谟》:“阴结证,但察其既无火证,又无火脉,……盖此证有二则,一以阳虚,一以阴虚也。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下焦阴虚则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则津液不到而肠脏干稿,此阴虚而阴结也。”阳虚者,益其火则阴凝自化,宜右归饮、大补元煎、大营煎之类主之,或以人参当归数钱煎汤送右归丸、八味丸。阴虚者,治宜滋肾润燥,宜左归饮、左归丸、当归地黄饮、五福饮、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二者欲其速行,宜于前法中各加肉苁蓉二三钱。亦有将寒秘、气虚秘、湿秘等归为阴结。《证治记补·秘结》:“阴结者,阴寒固结肠胃,血气凝滞而秘结也。外症不渴不食,肢冷身凉,大便硬闭,脉沉而迟,宜四物合附子汤,如久不大便而脉反微涩者,黄芪建中汤。”《金匮翼·便秘统论》:“冷闭虚闭即阴结也。”《医学心悟·大便不通》:“冷闭名阴结。”参见大便秘结、寒秘、气秘、湿秘、虚秘各条。

②脉象名。《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阴交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少关、横户。属任脉。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脐周疼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产后血晕,疝气,水肿,及肠梗阻,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阴茧

病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多因下焦湿热蕴结成毒,或新婚损伤,或交合不洁染毒而成。症见阴户一侧或两侧结肿,形如蚕茧,疼痛,或有发热,治宜清肝泻热解毒,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局部用甘草水熏洗。

阴火怔忡

病证名。见《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二。证见阴火上冲,头晕目花,耳鸣齿落,或腹中作声,怔忡不已。治宜滋阴抑火,加养心之剂。若久服不愈,为无根失守之火,脉必空豁,则宜温补(《证治汇补》卷五)。参见怔忡、虚损怔忡等条。

阴火痛风

病证名。气血不足,阴火旺而有痰浊的痛风证。见《丹溪心法·痛风》。治宜补气血而清痰火,药用人参、白术、熟地黄、黄柏、山药、海石、南星、琐阳、败龟板、干姜等。参见痛风条。

阴火痰

病证名。因阴虚火旺所致的痰证。《不居集》卷十七:“阴火痰,面有红光者,乃阴火上炎,又当用滋阴药。”方用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等。参见痰证条。

阴火疬

病名。因阴火寒痰所引起之瘰疬。出《疬科全书》。其发病多因先天亏损,加寒痰凝结而成。证见颈部生核,其数可单发或多发,渐大,有如卵者,质硬,或其表面有小粒状者。或颈部单侧发者,亦有见于双侧者。治宜软坚温阳,固脾补益肝肾之剂,可选用六味地黄丸之类。参见瘰疬条。

阴火

生理学名词。指心火。由饮食劳倦,喜、怒、忧、思所生。李杲《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脾胃气虚……阴火乘其土位。”

阴黄

病名。

①黄疸之属寒湿者。因脾阳不振、寒湿内蕴、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所致,或由阳黄日久转化而成。《景岳全书·杂证谟》:“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证见身目黄色晦暗,胃呆腹胀,神疲乏力,胁肋隐痛,小便短少,大便不实,舌淡苔腻,脉沉细迟。治宜调理脾胃,温化寒湿,方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等。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等病。参见黄疸条。

②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为阴黄。”

③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寒热,并十指疼痛,鼻中煤生,此是阴黄。”宜服麻黄栀子汤。若见人中反者,病情较为严重。参见黄疸条。

阴户肿痛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多因郁怒伤肝,肝胆湿热下注所致,症见阴户肿胀作痛,或小便黄赤涩滞,下腹部不舒,甚则伴有寒热等。治宜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局部可用蛇床子、地肤子、黄柏、防风、苦参煎汤熏洗。

阴户痛

证名。见《卫生宝鉴》卷十八。即阴痛,详该条。

阴户湿肿

病证名。见陆成一《女界须知》。属阴肿范畴。多见于肥胖之妇人,因脾虚湿浊下注所致。症见阴户肿胀,肢体倦怠乏力,小便淋漓等。治疗参见阴肿条。

阴户风肿

病名。属阴肿证候。陆成一《女界须知》:“肝脉络于阴器,肝旺生风,复由外风引动,则阴户发肿,可用桑叶、菊花、荆芥、防风煎汤熏洗。”

阴户

即妇女的阴道外口。见《景岳全书·妇人规》。

阴狐疝气

即狐疝。《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医宗金鉴》注云:“偏有大小,谓睾丸左右有大小也。时时上下,谓睾丸入腹时出时入也。”详狐疝条。

阴汗

病名。

①前阴、阴囊及其附近处局部多汗。《医林绳墨·汗》:“阴汗者,谓至阴之处,或两腿挟中,行走动劳,汗出腥秽。”有因肝经湿热所致者。《张氏医通·汗》:“阴汗,阴间有汗,属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加风药一二味,风能胜湿也。或当归龙荟丸及二妙散俱效。阴囊湿者,以炉甘石煅过扑之,密陀僧亦佳。”有因肝肾亏损,湿热下乘者。《医略六书》卷二十;“酒色过度,湿热下乘者则精血不藏,每多阴汗,宜滋肾凉肝。”用六味地黄汤加黄柏、白芍。有因肾虚阳衰而阴囊多汗者。《杂病源流犀烛》卷七:“有阴囊汗者,则为肾虚阳衰,宜安肾丸、小安肾丸。”

②多汗之属阴证者,见汗出而冷。《景岳全书·杂证谟》:“阴汗者,冷汗也。”由阳衰阴盛所致。治以益气温阳,选用人参建中汤、参附汤、六味回阳饮等方。参见冷汗条。

阴寒小便不利

病证名。小便不利之属阴寒证者。见《症因脉治》卷四。因寒湿搏于经络者,证见小便不利,兼见骨节烦痛不得屈伸,汗出短气,恶风,身微肿,脉濡缓,用甘草附子汤、术附汤等方。因寒湿内结者,属少阴病,证见小便不利,腹痛,四肢沉重,下利,或咳,脉濡迟,用真武汤、四逆汤等方。参见小便不利、癃闭条。

阴寒凝结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寒性凝滞,阴寒之邪侵入人体,损伤阳气,寒邪留滞不去,外现寒证的病机。症见恶寒喜暖,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治宜温阳散寒。外科阴疽或寒痹久治不愈等,亦属阴寒凝结。

阴寒喉痹

病证名。见《喉科金钥》卷上。指喉痹之因于阴寒者。治宜温阳散寒。方用四逆汤加减。若因寒邪直中引起者,宜散寒除痹,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阴寒

①证名。前阴感觉寒冷的病证。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又名阴冷。因下元虚冷、肝经湿热、厥气上冲、湿痰下注、寒湿下注等因所致。因下元虚冷,寒气凝结而致者,男子阴冷而痿,女子阴冷而腹内亦觉冷,常影响生育。治宜温肾散寒,用金匮肾气丸加鹿茸,十补丸,加减内固丸等方。因肝经湿热所致者,前阴、睾丸、尻臀皆冷,恶寒喜热,阴汗如水,前阴痿弱,小便有余滴。治宜清化湿热,用固真汤、柴胡胜湿汤等方。厥疝症,厥气上冲心腹,囊冷囊缩者,宜用吴茱萸汤。妇人阴寒,身体肥胖者,多湿痰下流,治宜燥湿导痰,用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羌活、防风等。妇人阴寒而阴中搔痒,带下绵绵者,属寒湿,用蛇床子散寒阴道中。

②病因名。即外感之寒邪或阳虚所生之内寒。因寒属阴性。故名。

阴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所指有二,一为承扶,一为大赫。参见此二条。

阴股

人体部位名。大腿内侧。又称股阴。《素问·举痛论》:“或腹痛引阴股者。”

阴谷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阴肾经。合(水)穴。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布有股内侧皮神经,膝上内侧动、静脉。主治小便不利,遗精,阳萎,崩漏,带下,疝气,阴囊湿痒,膝痛,及尿路感染,尿潴留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阴干

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其中乙、丁、己、辛、癸为阴。阴干主运气不足,为不及。

《阴符经》

著作名。《黄帝阴符经》的简称。见该条。

阴风障

病证名。世称鸡盲,一名雀目。本科曰阴风障,至晚不见,晓则复明。见清·郑学礼《目科正宗》卷六。治宜滋补肝肾,方用菊睛丸等加减。参见雀目条。

阴分之上药

传统养生补品名。即人乳汁。参见该条。

阴独八穴

经外穴名。出《针灸集成》。即八风穴。见该条。

阴独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足背侧,第四、五趾之夹缝间,侠溪穴微前处。主治足背肿痛,月经不调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阴毒喉风

病名。见《喉症全科紫珍集》。指感受阴寒毒邪所发。《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四时不正之气及非常暴寒,而生少阴症。脉微细而沉,自汗,咽不利,一名肾伤寒。切不可用寒凉之药。宜用半夏桂枝汤(半夏、桂枝、甘草)或苦酒汤(黄芪、白芍、桂枝、苦酒)。脏寒咽闭,吞吐不利,用蜜附子(含在口中)。”若兼有其他症状者,再辨证用药。

阴毒喉痹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冬日感阴淫火邪而起,肿如紫李,微见黑色,外症恶寒身热,振动腰疼,头痛。血红可治,血黑不治、血微红,肿处软,有痰者,可治,血黑硬,痰干者,难治。先服化毒丹,次服苏子降气汤,吹秘,戒酒一月。”若兼有他症者,再随症加减用药。

阴都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食宫。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上3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3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八肋间神经,腹壁上动、静脉。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中穴别名。见该条(《针灸集成》)。

阴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市。见该条。

阴癫

病证名。初生脐疮未愈,频频洗浴所致癫证。五癫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二:“阴癫,初生小时,脐疮未愈,数洗浴,因此得之。”参见癫、五癫条。

阴地流泉

流于阴地的泉水。因长期不见日光,又含有动、植物腐烂后的毒质,如不经处理,饮后易引起中毒。

阴道

古代养生术语。房中术的别称。《汉书·艺文志》载房中八家,有《容成阴道》、《务成子阴道》、《尧舜阴道》等。参见“房中术”条。

阴疸

病名。又名阴瘅。黄疸之属阴寒者。其证一身面目色黄晦暗,无热恶寒,小便自利。《医钞类编》卷九:“阴疸,无热恶寒,小便自利,脉迟而微。误开鬼门则肌肤冷硬,自汗不止;误洁净府则膀胱不约,小便如奔。”《医门法律·黄瘅门》:“阴瘅病,误从阳治,袭用苦寒、倒行逆施,以致极重不返者,医杀之也。……其始必先退阴复阳,阴退乃从阳治。”治宜温阳散寒,用茵陈附子干姜汤等方。又高淑濂《胎产方案》:“产后黄疸名曰阴疸。”治见产后疸症条。

阴瘅

病证名。出《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详该条。

阴刺

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指左右配穴的针刺法,临床应用很广。例如下肢寒厥的病证,可同时针刺左右两侧的足少阴经。

阴吹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指阴中时有排气如矢气之状,甚或带有响声的证候。多因脾运不健,湿浊痞塞中焦,或肠胃燥热,腑气不通逼走前阴,或因痰湿停聚引起。脾运不健者,兼见胃脘痞闷,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治宜益气升清,调理脾胃,方用十全大补丸加升麻、柴胡;肠胃燥热者,兼见大便秘结不通,排气声音响亮,连续不绝,治宜润肠通便,五仁丸;痰湿者,兼见带下量多,胸脘痞满等,治宜除痰燥湿,健脾和胃,方用橘半桂苓枳姜汤加白术。

阴疮

病证名。同名多意之病、证名。最多用者系指颊下所生痈疽,漫肿疼痛,或左或右,兼有寒热之疮疡。《焦氏喉科枕秘》卷一称:“此症受风热湿郁结,或食煎炒炙煿而成,或左或右。发于左者,名左阴疮;发于右者,名右阴疮”。详见各该条。其二,则系指妇女外生殖器所生之疮。《金匮要略》有:“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之载述。又名阴(匿^虫)、阴疳、阴蚀,详该条。其三,则指疮疡之属型者,如外科之阴证,阴疽俗亦称之为阴疮者。其四,褥疮,亦有被称之为阴疮或印疮者。可见名均称之为阴疮,实则所指多有不同,临证当细辨之。

阴处

①伏居于地下而未出地面。《素问·阴阳离合论》:“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

②阴暗之处。《素问·至真要大论》:“阴处反明。”

③指前阴部位。

阴出之阳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阴分之邪,出于阳分。指深伏于内脏的病邪,损伤脏气,病在内而现于外,使脉象和精神发生变化。《素问·宣明五气》:“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张志聪注:“内为阴,外为阳,在内五脏为阴,在外皮肉络脉为阳,在内所伤之脏气而见于脉,故名曰阴出之阳。”

阴痓

病名。见《丹溪心法·痓》。即阴痉。详该条。

阴池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掌侧横纹的尺侧边。与其它穴位配伍,可治头痛。

阴乘阳

脉学名词。阴阳相乘脉象。阳部见阴脉,即寸部见沉涩短细之类的脉象,称阴乘阳。《难经·二十难》:“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

阴成形

生理学名词。阴气聚则成形,主形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阴静而凝,故成形。”

阴常不足

见《格致余论》卷一。阴,指津液精血。朱丹溪认为,大到天地日月,小到人身,均存在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现象。津液精血是人的生命活动物质基础,消耗量大,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因此主张时时顾护阴精,提倡滋阴降火法。创用大补阴丸、越鞠丸、琼玉膏等流传于世。

阴不足

①即阴虚。详该条。

②脉学术语。指肾阴亏损的脉象。《伤寒论·辨脉法》:“假令尺脉弱,命曰阴不足。”

阴不抱阳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阴阳失去平衡,阴分有病,过虚或过盛,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功能,出现阴虚阳浮或阴盛格阳的病变,称之为阴不抱阳。

阴搏阳别

脉象名。阴指尺脉,阳指寸脉。阴搏,尺脉滑利搏手;阳别,寸脉平和有别于尺。为妊娠脉象。《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张景岳注:“善阴脉搏手。似乎阳邪,然其鼓动滑利,本非邪脉,盖以阴中见阳而别有和调之象。”

阴病治阳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阴分偏盛偏衰的病证,用调整阳分的方法使阴阳恢复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①阴寒盛损伤了阳气,治宜扶阳。例如水肿病,唇舌色淡,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不利或清长,脉沉迟,用实脾饮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②疾病症状在阴经,可针刺阳经穴位进行治疗。

阴秉旸

明代医家。字子寅,号卫涯居人,河南汲县人。先为朝官,历任监察御史,平凉同知、陕西佥事参议等。于医理亦颇精通,尝谓“原病有式,针灸有经,医疗有方,诊视有诀。运气则《全书》,药性则《本草》,独始生之说未及闻。”遂着《黄帝内经始生考》三卷,现有刻本行世。

阴痹

病名。

①以骨病为主证的痹证。《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

②即寒痹。感受阴寒之邪所致。《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厥阴有余,病阴痹。”王冰注:“阴,谓寒也。有余,谓厥阴气盛满,故阴发于外而寒痹。”《灵枢·注证发微》:“阴痹者,痛无定所,按之而不可得,即痹论之所谓以寒胜者为痛痹也。”

阴崩

病名。指妇女素体虚弱,寒邪内侵,下元受损,封藏失职所致的崩下症。症见阴中崩下白色液体,古称之为阴崩。实为质稀如水的白带。宋·齐仲甫《女科百问》:“受冷而白者,谓之阴崩。”治宜温补肾阳、收敛止崩,方用固经丸。参见白崩条。

阴包毒

病名。痈疽之发于阴包穴处者。见《外科启玄》卷七,又名阴包毒疮。指生于大腿内侧阴包穴之外痈。证治见大腿痈条。

阴包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布有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深层外侧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遗溺,尿闭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阴斑

病证名。斑之属于虚寒者。见《丹溪心法·斑疹》。又名阴证发斑。由体虚内有伏寒,或误进寒凉药等,致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成。《温热类编·伏阴》:“阴斑者因内有伏寒或误进寒凉逼其虚阳浮散于外。”见于胸背手足,斑点稀疏、色淡红,隐而不显,或仅胸部微见数点,伴手足逆冷,口不甚渴,下利清谷,舌苔白滑或舌胖、苔黑滑,脉虚大或沉微。治宜温阳散寒,用附子理中汤、大建中汤、八味汤等方。若内伤生冷,外感寒邪而发阴斑,用调中汤等方。参见斑条。

①与阳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代表静止的、在下的、下降的、在外在表的、晦暗的、寒凉的、柔弱的、有形的、重浊的、衰退的、抑制的一面。参阴阳、阳条。

②指阴精。《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③指手足三阴经。

④指夜晚。

⑤指男女前后阴。《素问·金匮真言论》:“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

阴(匿^虫)

病名。见陆清洁《妇人科》。即阴蚀。详该条。

阴(疒^颓)

病证名。诸种(疒^颓)证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多因喜、怒、哀、乐、悲、思、恐等七情所伤,或坐卧冷湿,或寒邪侵袭郁结而成。证分肠(疒^颓)、卵胀、水(疒^颓)、气(疒^颓)四种。“肠(疒^颓)、卵胀难差,水(疒^颓)、气(疒^颓)、针灸易治。”证治参见各条。又《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子宫脱出名为阴(疒^颓)”。即子宫脱垂。详该条。

因形而生病

病因学术语。指人体五行与气运五行属性不合,相克或相侮而引发疾病。《灵枢·五变》:“虽不陷下,当年有冲通,其病必起,是谓因形而生病。”

因天之序

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与因时之序同。详该条。

因他症

眼科病证名。指因其他病患而引致目疾者。出《杂病·证治准绳》。《审视瑶函》:“此症专言因害别病而累及目也”。如伤寒阳症热郁蒸损瞳神,或热盛血滞,赤痛泪涩;阴证脱阳而目盲,或服姜附温热之剂多而火燥赤涩等,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眼疾均属此例。本症不宜局限于眼科论治,须看因何症而起,验其标而治其本。

因适而为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病证采用相适应的治法。《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因是子静坐法》

气功著作。蒋维乔着于1914年。书中通过作者本人的实践具体地介绍了气功疗法的理论、方法和体会,后附问答选录。1914年由商务印书馆铅印出版。此后1915、1917、1918、1920、1923、1927、1933、1935年多次再版。

因时制宜

治疗学术语。指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制订相适宜的治疗方法。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治疗用药时应加以考虑。例如夏季气候炎热,腠理疏泄,对患风寒感冒者不能过用辛温,以免过汗而亡阳伤津。冬季气候寒冷,腠理密固,对患风寒感冒者,可用重剂辛温药,使风寒之邪从汗而解。《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因时之序

养生学术语。指顺应春夏秋冬四时次序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因人制宜

治疗学术语。指根据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生活习性以及既往病史等差异,制订出与之相适宜的治疗方法。例如性别方面,男女的生理不同,各有特殊疾患,治疗时要考虑其生理、病理特点,妇女经期、妊娠期尤其要加以考虑。年龄方面,小儿脏腑柔弱,老人气血衰少,各有其常见疾病。体质方面,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的差别,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也不同。生活习性方面有耐寒怕热,有耐热怕寒,有嗜酒辛辣等。既往病史也往往和现在疾病有一定联系。个别体质对药物的忌宜也不同,应有所了解。治疗时要全面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孤立地看待病证。《素问·异法方宜论》:“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因其重而减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重,指病邪深重,内结成里实证;减,削减、祛除。指用攻削或泻下等治法削减病邪,祛除里实证。例如因实热燥结的便秘腹痛,用承气汤之类攻下;腹中瘀血肿块,用破瘀消症的方药攻削,使之渐渐消除。治疗原则以攻邪为主。

因其衰而彰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衰,气血虚弱,病邪衰退而正气未复;彰,扶助正气,增强抗病机能使病邪尽去。指虚衰之证通过补益法扶助正气,达到正胜邪退的治疗目的。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后,肿势大致消退,即可改用温阳健脾法,如参苓白术散之类,以助脾化湿,消除余肿。治疗原则为扶正兼祛邪。

因其轻而扬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轻,指病邪浮浅在表,来势不猛;扬,宣扬发散。指对轻浅的病证,宜用宣扬发散的治法使病邪从表而解。例如外感初起,病邪在表,可用发汗解表法使邪随汗而解。

因风症

眼科病证名。泛指因风致病而继发之目疾。《杂病·证治准绳》:“谓患风病人目疾也。……久风则热胜,热盛则血弱,风久必郁,郁则火生,火性炎上,故患风人未有目不病者。然各因其故而发:有日浅而郁未深,为偏歪斜者;有入脾而睥反湿胜而赤烂者;有血虚筋弱而振搐者;有不禁反伤精神及恣燥嗜热,助邪乖乱,清和融纯之气氤郁而为内障者;有风盛血滞结为外障,如胬肉等证者,……治各因其证而伐其本。”

因风成毒证

眼科病证名。指因风湿热而目病者,《杂病·证治准绳》:“初发时乃头风湿热、瘀血灌睛,睑硬睛疼等,病失于早治;虽治,不得其法,遂致邪盛搏夹成毒,睥与珠通行胀出,如拳似腕,连珠带脑,痛不可当。先从乌珠烂起,后烂气轮。有烂沿上下睑并脑及颧上,肉尽空而死。若饮食少脾泄藏结者死尤速。若能饮食而脏调者死迟。”《张氏医通》卷八:“惟初起时,急用石膏散”加减。

因毒症

眼科病证名,指因人体他处患有化脓性感染引起目病者。《证治准绳·杂病》:“谓人生疮疡肿毒累及目病也。”治应审症求因,标本兼治。

因地制宜

治疗学术语。指按照地域环境的不同,制订与之相适宜的治疗方法。《素问·异法方宜论》:“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我国国土辽阔,各地气候有差异,南方炎热多雨,地势卑湿,病人易出现湿热证候;北方少雨干燥,病人易出现燥证;高原沿海,水土不同,治疗用药时应考虑地域因素。

①原因,病因。《素问·至真要大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灵枢·贼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也。”

②因为,由于。《素问·病能论》:“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素问·热论》:“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

③依据,顺随。《素问·八正神明论》:“因天时而调气血。”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素问·五运行大论》:“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翳如丝缕

病证名。系指黑睛所生条状白翳细如丝缕的病证。见《原机启微》。参见翳条。

翳如螺盖

病名。系指黑睛凹凸不平,似煮熟田螺状的证候。出《原机启微》。也即旋螺突起。详见该条。

翳如称星

病证名。系指黑睛所生细小星点白翳的病证。见《原机启微》。参见聚星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