癖结
病名。指水邪与宿食相搏,结聚于胁下而成的癖块。《诸病源候论》:“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致使结积在于胁下,时有弦互起或胀痛,或喘息短气,故云癖结。脉紧实者,癖结也。”参见癖有关条。
癖积
病名。九积之一。多由水饮停结,痰瘀凝滞,食积内阻,寒热邪气搏结而成。多经久不瘥,积有岁年。《儒门事亲》卷三:“癖积,两胁刺痛,三棱、广茂之类。”《医钞类编》卷九:“陈飞霞曰:癖者,血膜裹水,侧癖胁旁,时时作痛,时发潮热,或寒热往来似疟。故疟家多有此症。凡疟发过之后,必令其热退尽,方可饮食,若热未尽而饮食之,则中脘多蓄黄水,日久而成癖积。”治宜活血破瘀、逐饮化痰、理气消滞等法。如因疟疾久治不愈形成癖积,当采用疟母(疟疾、脾肿大)治法。参见癖、积、疟母等条。
癖黄
病名。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气水饮停滞结聚成癖,因热气相搏,则郁蒸不散,故胁下满痛,而身发黄,名为癖黄。”《太平圣惠方》卷五五治癖黄用半夏散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癖
病名。又称癖气。指痞块生于两胁,时痛时止的病证。多由饮食不节,寒痰凝聚,气血瘀阻所致。《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因饮水浆过多,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癖者,匿也,潜匿两肋之间,寻摸不见,有时而痛,始觉有物,其原皆由荣卫失调,经络閟隔,而又起居饮食无度,伤脾伤胃,有所劳力,强忍作劳,以致精伤血轶,邪冷之气搏结不散,藏于隐僻之所,故名曰癖。”《医学传灯·积聚症瘕痃僻痞块》:“僻者,隐在两胁之间,时痛时止,故名曰癖,痰与气结也。”根据病因症状的不同,可分为水癖、饮癖、痰癖、酒癖、寒癖等。详见各该条。
痞胀
证名。胸脘痞满而兼见脘腹发胀者。《张氏医通·腹满》:“此得之湿热伤脾阴,不能统血,胃虽受谷,脾不输运,故成痞胀。当理脾气,祛湿热,兼养血之剂,如枳实、黄连、炮姜、半夏、茯苓、当归、芍药、阿胶、乌梅、砂仁之类。”伤于饮食而胸痞者,枳术丸或越鞠保和丸;食后外感寒邪,饮食不化,用二陈汤加神曲、山楂、麦芽;虚寒不散,或宽或急,常喜热食者,理中汤加枳实;因于湿热而痞胀者,用平补枳术丸。参见痞、痞满条。
痞饮
古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胸腹痞满由于水饮内停所致。在胸部者,兼有胸闷或局部疼痛,多有咳逆上气;在腹部者,常兼见肠鸣漉漉,腹胀满等症。参见积饮、痰饮条。
痞热
病证名。小儿食积成痞而致发热。《幼科指南》:“痞热者,由饮食不清,伏结于内,致成痞块,以生内热,熏灼于外。”治宜消积清热。
痞气
病证名。
①指脾积。出《难经·五十四难》:“指脘腹部有状如复杯的痞块。《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治宜痞气丸、乌头丸,或大七气汤下红丸子等方。参见脾积条。
②指气痞。张仲景谓:“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参见痞条。
痞逆
病证名。指气机阻塞而上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寒湿,腹满,身(月真)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
痞满
证名。多指胸腔部痞塞满闷,而外无胀急之形。《素问·五常政大论》:“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亦为土郁(脾郁)之常见症候。《景岳全书·伤寒典》:“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满,……乃表邪传至胸中,未入于脏,此其将入未入犹兼乎表,是即半表半里之证,只宜以小柴胡汤之属加枳壳之类治之。”其治法,龚廷贤《寿世保元》主张“调中,补气血,消痞清热,攻补兼施。”《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月真)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有食积而成者,有痰结而成者,有湿热太甚而成者。虚则补其中气,宜调中益气汤;实则消食,宜资生丸;豁痰宜豁痰汤;除湿宜二陈汤加猪苓、泽泻;有湿热清热,宜当归拈痛汤而消导之,亦不可用峻剂,致伤元气。”参见痞、气痞、痰痞、实痞、虚痞等条。
痞块
病名。
①泛指腹内肿块。《丹溪心法·积聚痞块》:“痞块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一云“痰”),积在左为血块,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之物也,痰与食积、死血而成也。”《杂病广要·积聚》:“大抵积块者,皆因一物为之根,而血涎裹之,乃成形如杯如盘,按之坚硬也。食积败血,脾胃有之,痰涎之积,左右皆有之。”
②指肝积。周之干谓:“痞块,肝积也。肝经湿热之气,聚而成也。”参见肝积条。
③指症瘕。见《东医宝鉴·积聚》)症有定位,按之不能移动;瘕则或聚或散,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亦多在腹腔。参见症瘕、积聚条。又当前临床所见之肝脾肿大,亦属痞块类疾病,可用鳖甲煎丸,或滋水清肝饮加减。
脾肺两虚
病证名。即脾气不足兼有肺气不足。脾主运化,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两脏同病。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虚或虚数等证候。治疗多以补脾益肺法,脾气旺则肺气易复,即为培土生金法。
脾发疽
病名。痈疽发于胸胁脾经部位者。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多由饮食不节,脾经积火成毒而发。即有头疽生于胸胁部食窦穴(第五肋间,前正中线旁开六寸)处。证治参见有头疽及膻中疽条。
脾恶湿
生理学术语。指脾畏恶湿邪,并易受湿邪困扰。《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脾恶湿。”脾主运化水湿,湿盛则易伤脾阳,影响健运而产生泄泻、四肢困乏等症,故称恶湿。
脾肚痈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上发背。详见该条。
脾肚发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卷三。即上发背。见该条。
脾毒痢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感受暑热之毒而致腹痛,里急后重,痢下频作。治宜清暑解毒,用白头翁汤加马齿苋,或香连丸、黄连香薷饮。
脾疔
病名。
①见《外科启玄》卷二。有:“……脾疔,又名曰黄疔,黄鼓疔,其形多生脾脏之部位,证见不食,多呕吐,其色黄。治宜泻黄散加解毒等剂。”
脾疸
病名。《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主脾所生病者,水闭,黄疸。”《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将脾疸列为九疸之一。多由饮食或嗜酒劳倦伤脾,脾胃瘀热所引发。症见肢体发黄、小便黄赤、量少,或兼见心慌、善恐、胁下痞胀等症,宜茵陈五苓散加减。《辨证录》指出脾疸由寒湿困脾,脾阳不振所致。黄疸呈秋葵色,汗及涕唾亦可呈淡黄色,小便不利,恶闻人声。治疗以温阳健脾利疸为大法。参见黄疸各条。
脾瘅
病名。是一种过食肥甘,以口中发甜为主症的疾病,往往能发展为消渴病。《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其治疗,《内经》提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张氏医通》提出用“兰香饮子,若脉弦滑兼嘈杂,属痰火,滚痰丸,此指实火而言,平人口甘欲渴,或小便亦甜而浊,俱属中土湿热,脾津上乘,久之必发痈疽,须断厚味气恼。服三黄汤加兰叶、白芍、生地;燥渴甚者为肾虚,日服加减八味丸……”参见中消条。
脾虫病
病名。即寸白虫病。见《本事方释义·诸虫飞尸鬼疰》。参见寸白虫病条。
普映
元明间医僧。德兴(今属江西)人。精通医术,元武宗时(1308-1311年)为太医。
《普门医品》
医方著作。四十八卷。明·王化贞撰。刊于1628年。本书辑录《本草纲目》等多种医籍中的单方、验方。按病名分为中风、破伤风、伤寒、瘟疫等150余类,予以归纳。每类按若干具体病证开列方剂。1694年郎延模又仿其体例续撰《医品补遗》四卷。现存初刻本。
《普济方》
医方著作。一百六十八卷。明·朱棣(周定王)、滕硕、刘醇等编。刊于15世纪初。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原书今仅存残本,清初编《四库全书》时将本书改编四百二十六卷。其中有方脉总论、运气、脏腑(包括脏象及脏腑诸病候)、身形(包括头、面、耳等部位所属及身形诸病)、诸疾(包括伤寒、杂病、疮疡、外科、骨科以及各种治法)、妇人(包括妇、产科)、婴儿、针灸、本草等共100余门。据《四库提要》记载:“凡一千九百六十论,二千一百七十五类,七百七十八法,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方,二百三十九图。”对于所述病证均有论有方,资料非常宏富。所涉范围广泛,叙述系统完善。现存永乐等明刻本及1949年后排印本。
《普济本事方》
医方著作。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经病、头痛头晕方等23类方剂。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所选方剂约300余首,多系当时试用有效者。方剂之末附有作者的验案及论述,反映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和学术思想。1949年后有排印本。
普济
唐代医家、僧人。亦名释普济。编集有《广陵正师口齿论》一卷、《口齿玉池论》一卷,均已佚失。
浦天球
清代医家。字鸣虞。浙江嘉善人,一作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从其叔父涵英处得取其医学典籍,精研运气标本,阴阳升降,生生之理等。遂精医术,临证每获奇效。于何涛均撰有妇科著作,乃合订为《女科正宗》四卷(1664年),详明经带胎产证治。
蒲悉生
近代医家。字鉴川、四川蓬溪县人。其生平欠详。着有《医学正旨》,现有刊本行世。
蒲桃疔
病名。疔肿之形色如紫葡萄者。出《外科启玄》卷二。亦名葡萄疔。因其疔内为紫黑色血水,其疱如水晶状,故而得名。治宜将疱内黑血毒水去之,用追毒丹;内治可用夺命丹加托毒之品。
蒲辅周
现代医学家(1888-1975年)。四川梓潼人。其祖父为医生,辅周初习儒,后因经济原因而辍学,改从祖父习医,十八岁时即悬壶应业。后又深入钻研《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著作。医术益精,名噪一时。后迁成都行医,并于1965年参加“同济施医药社”,施医发药济贫,于温病、妇科病证尤有研究。1956年,中医研究院甫成立,即应聘到该院任职,尝任该院副院长之职。曾以其医术挽救甚多温病包括乙型脑炎等传染病患者。对若干内、妇科凝难杂证,亦颇有治验。其治病主张灵活辨证,反对泥古不化。其著作有《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法》、《中医对几种传染病的辨证论治》等多种。尝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
葡萄痔
病名。肛门部痔漏之病证。见《外科大成》卷二。有:“左右如乳头堆起,只痒不痛,遇辛苦出水,或痔有孔出脓。”该病相当于肛漏兼有痔者。宜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
葡萄疫
疫证之一,出《外科正宗》卷四。属斑毒类病证。病由邪热入营,肌肉、腠理之分受其燔灼而外发于皮肤,斑色青紫如葡萄,故名。多见于幼童及青少年。清·邵仙指出“热蕴于胃,伤及血阴”(见《伤寒指掌》)为其主要病机。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疫以是名者,乃以其色之青紫相似也……其形或如瓜瓣,或如萍背,亦有如指甲、青钱之大者,XXXX成片,梭圆不等,其色则紫中兼青……治之者当去其阳明之邪,清其血分之热,察其虚实及有无兼证……治法首先清血中之毒,使毒不内犯;益血中之气,使气能领血,气行毒化,或可成功。”治以《局方》活命金丹去元明粉,加西洋参;或以新订消癍活命饮(川大黄、黄芩、连翘、生甘草、山栀、苏荷、板蓝根、青黛、西洋参、当归、大生地、郁金、浮萍、紫菊花)治之。参见疫证条。
葡萄形内痔
病名。肛门痔之一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指多个内痔状如葡萄者。症见粘膜表面微嫩,颜色鲜红,便时常有血出。治宜结扎或手术治疗。
葡萄疔
病名。疔形似葡萄状者。出《疡医大全》卷三十四。证治参见蒲桃疔条。
铺蓐
指胎儿娩出。顾允若《女科辑要》:“胞水已破,儿即堕地,谓之铺蓐。”
铺灸
灸法之一。即长蛇灸。见该条。
扑粉
治疗学术语。是一种外治法。又称温。把药物研成细粉,撒扑于皮肤上。如热性病发汗后汗出不止,常用煅龙骨、煅牡蛎、生黄芪、粳米,研成细粉,和匀扑身上止汗;患痱子身痒,用滑石粉扑体以爽身止痒。
攴(pū)法
推拿手法名。用指尖、指掌或指背轻打治疗部位,似雨点下落状。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
仆击
病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又名击仆。详见击仆条。
仆参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安邪。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阳蹻之会。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布有腓肠神经跟骨外侧支和腓动、静脉跟骨外侧支。主治足跟痛,脚气,腰痛,癫痫,踝关节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魄门
指肛门。《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王冰注“谓肛之门也。内通于肺,故曰魄门。”一说,“魄”通“粕”。肛门为糟粕所出之处,故称“粕门”。
魄户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及颈横动脉降支。主治咳嗽,气喘,虚劳,颈项强痛,肩背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魄汗
证名。肺藏魄。魄汗指肺经所出之汗。《素问注证发微》:“肺经内主藏魄,外主皮毛,故所出之汗,亦可谓之魄汗也。”一说魄,古通白。故魄汗亦作白汗。参见该条。
魄
①依附形体的一种精神,是精气的辅佐,由肺所藏。《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素问·宣明五气》:“肺藏魄。”
②通“白”。(见“魄汗”)③通“粕”。见“魄门”。
破瘀消症
治疗学术语。系消法之一。用活血祛瘀的药物,消除人体内瘀血积块的方法。如腹腔或子宫积块,推之不移动,舌有紫斑,脉涩,用膈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抵当汤之类。
破血
活血法之一,即用祛瘀药中比较峻烈的药物祛瘀滞、散症结的方法。药用如桃仁、红花、水蛭、(庶虫)虫等。
破伤湿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临床可见口噤,不能吞咽,项背强直,疮口流黄水,其病因为皮破肉损,水湿浸入体内所致。治疗可用牡蛎末敷疮口,或甘草煎汤调服牡蛎末二钱;亦可用胆星、防风等分为末,水调敷疮上,并温水调服牡蛎末一钱。
破伤风
病名。又名伤痉,金疮痉,金疮中风痉。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该病因风邪侵入破损伤口或疮口所致,症见患者初起即感恶寒、全身不适或轻度发热,头痛,两腮酸痛,下颌微感紧张,咬嚼时稍有困难,颈部转动不灵,进而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舌强口噤,流涎,甚至全身肌肉持久性强直痉挛,角弓反张,可频频发作,最后语言、吞咽、呼吸均困难,甚或窒息而死。治宜祛风定痉,服玉真散或五虎追风散,或脱凡散(蝉衣30克,研极细末)热黄酒送下,取微汗。外治宜清创、扩创及敷用玉真散。后期当祛风,解毒,镇痉,用木萸散加减,并配以针灸治疗。本病当及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破散
病名。即散翳内障。见《目经大成》卷二。详参散翳内障条。
破气
治疗学术语。系理气法之一。即用较峻烈的理气药散气结、开郁滞的方法。药用如青皮、枳实等。
破皮疮
病名。即皮肤慢性溃疡之一。见《医门补要》卷上。症见患处皮破肉烂,疮疡部位色黑下陷,滋水淋漓不断,不易生肌收口,常缠绵日久难愈。该病多因患者素体虚弱或病后脾虚,湿邪浸淫肌表所致。治宜健脾渗湿为主。可内服除湿胃苓汤,外搽生肌散。
破
①消损,削减。《灵枢·五禁》:“着痹不移,(月囷)肉破,身热,脉偏绝。”《素问·阴阳别论》:“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②消散。《素问·至真要大论》:“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己。”
破(月囷)
病状名。丰满、隆起的肌肉被消损痿瘦。《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身热脱肉破(月囷),真脏见。”
破(月囷)(jùn,音俊)脱肉
病状名。指肌肉严重消瘦,多为脾气衰败之象。可见于久病后期。《素问·玉机真脏论》:“破(月囷)脱肉,目眶陷。”
迫咳
病证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冷风入肺,上气气逆面青,喘迫咳嗽。”即百日咳。详该条。
屏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阴。参见该条。
《评琴书屋医略》
内科著作。三卷。清·潘名熊撰于1865年。本书记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常见多发病30余种的证治,内容简要却反映出作者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心得,方多自订,颇多可取,并附医案若干。现有《三三医书》本。
平针法
针刺手法名。指进针后以达到得气而不分补泻的方法。《医经小学》:“先说平针法……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近人亦称之为平补平泻法或调和法。
平掌押手法
针刺押手法之一。即骈指甲手法。见该条。
平尧卿
宋代医学家。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其生平欠详。平生辑有《伤寒证类要略》二卷,另有《玉鉴新书》二卷,均未见行世。
平心脉
脉学名词。指心脏正常的脉象,其特点是滑润。《素问·平人气象论》:“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
平息
生理学名词。指正常平静的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诊脉时,要求医生自己的呼吸平静后,方可给病人候脉。
平希豫
清代医生。江苏上海县人。医术高明,治病有奇效,人以“怪”称之。尝辑《经验良方》一书,未见行世。
平推法
推拿手法名。推法之一。该法以医者的手指,或全掌、掌根、大鱼际、小鱼际等处为着力点,贴于患者身体的一定部位,用力向前作直线移动,如此反复多次。为避免擦伤皮肤,可在患者皮肤上沾以少许油、水。该法有温经通络,利气活血,消肿化瘀,祛风散寒等作用。《灵枢·刺节真邪》:“以两手四指……推下至缺盆中……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平肾脉
脉学名词。指正常的肾脏脉象,其特点是沉而滑利。《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
平人
生理学名词。指正常的健康人。古代脉诊利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和脉象等,与患者进行比较,作为判别病证的依据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平脾脉
脉学名词。指正常的脾脏脉象,其特点是柔和而起伏有节、从容均匀。《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
平脉
脉学名词。
①又称常脉。指脉来有胃气、有神、有根的正常脉象。
②即辨别脉象。
《平乐郭氏正骨法》
骨伤科著作。郭春园撰。本书系作者根据其六世家传的《正骨手法略要》等书和本人的临床经验整理而成。书中除简述正骨简史及人体骨骼外,重点介绍“正骨八法”(即辨症法、定搓法、压棉法、缚理法、摔置法、砌砖法、托拿法、推按法)的手法和具体应用,并有较多的插图和照片,直观形象,有助于对各种手法的理解。末附方药。使全书更臻完备。195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平剂
指药性平和的方剂。
平肝脉
脉学名词。指正常的肝脏脉象,其特点是舒缓软弱而微弦。《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
平肺脉
脉学名词。指正常的肺脏脉象,其特点是轻浮虚软而和缓。《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
平旦热
证名。清晨四至五时左右发热。多因肺气热盛所致。《证治准绳·发热》:“平旦发热,热在行阳之分,肺气主之,故用白虎汤,以泻气中之火。”参见发热条。
平刺
针刺方法之一。即横刺。见该条。
平补平泻
①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大补大泻相对,指手法较轻,刺激量较小的补泻法。《针灸大成》卷四:“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意指以中等强度的捻转、提插达到气调即可。
②指进针得气后不分补泻的针刺手法。又称平针法或调气法。详平针法条。
③指先泻后补的针刺方法。《神应经》:“……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
平补
治疗学术语。属一种缓补法。指用甘平和缓的补益方药治疗体虚久病、病势发展较慢者。如平补正心丸治疗心虚血少,心神不宁之证。
平
㈠(píng)。
①指正常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春胃微弦曰平。”《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
②生理学名。指气血平和、饱满,阴阳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
③生理学名。指平调、平治。《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灵枢·根结》:“上工平气。”
④方剂名。性味平和的剂型为平剂。
㈡音便(pián)。通便、辩(辨)。意即辨别、治理。指言论明晰,条理精详。如平脉法,即辨脉法;平虚实,即辨虚实。
牝痔
病名。肛门痔漏之一种。出《五十二病方》。牝,雌性。该书多条论述对牝痔之证候、并发症、治疗、手术已有不少正确的认识。如:“牝痔之入窍中寸……后而溃出血”,“牝痔有孔而栾(弯曲),血出者方”,“牝痔之有数窍,蛲白徒道出者方:先导以滑夏铤(搔爬术),令出血……”。《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一描述其证候为:“肛边生疮而出血也。”即肛门周围有漏孔,漏管弯弯曲曲,便后多出血者。即肛漏。治疗参见该条。
牝疟
病名。疟疾之多寒者。因阳虚阴盛,多感阴湿所致。《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疟多寒者,名曰牝疟。”《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疟叙论》:“病者寒多,不热,但惨戚振栗,病以时作,此以阳虚阴盛,多感阴湿,阳不能制阴,名曰牝疟。”方用蜀漆散、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参见疟疾条。
牝户
解剖名称。口的又称。《礼记·月令》:“修键闭,”郑玄注谓:“键,牡也;闭,牝也。”孔颖达又注“牝”字云:“凡锁器,……受者谓之牝。”因为口是“受者”,故称牝户。或谓《大戴礼记·易本命》有“丘陵为牡,溪谷为牝。”口是一如溪谷之有孔下陷者,故称牝户,故《医学正传》有:“口通地气,曰牝户。”详口条。
牝(pìn聘)脏
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阴脏。详该条。
品胎
生理学名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一孕三胎。
品产
生理学名词。指一胎生三婴,即品胎。参见该条。
漂泄
疾泄,快迫泄下。即注泄。《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令流注,其动漂泄沃涌。”一说“漂”有“动”义,“动”有“痛”义。漂泄即痛泄。
漂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以除去其毒性、盐分、杂质、腥味。如海藻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
胼胝
病名。指手掌、足跖部位皮肤的局限性增厚。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其病因为患处长期受压,磨擦,使局部气血受阻,皮肤失营所致。常发于掌跖突起部位。症见患处皮肤增厚,以中央为甚,触之坚硬或有疼痛,边缘不清,表面多光滑,呈黄白色或淡黄褐色,如生于足部者可因疼痛影响行走。治疗可用刀削割去增厚部分,后敷水晶膏,同时可配合用生半夏末,凉水调搽患处。
骈指押手法
针刺押手法之一。又称平掌押手法。是以一手四指相骈,手掌平放于施针部位,使穴位适当食、中二指缝间,另一手持针由缝间刺入的押手方法。多用于长针进针或腰背臀部的穴位。
骈胁
胁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属生理畸形。《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孔颖达疏:“胁是腋下之名,其骨谓之肋……骈训比也,骨相比迫若一骨然。”
骈胎
出《褚氏遗书》。即双胎。
骈(pián)产
骈,指并列或一对。骈产即双生。详该条。
偏坠
病名。指临证见有单侧睾丸肿大者。出《中藏经》卷二。该病多因痰湿、瘀血、食积、或肝火亢盛所致,亦可继发于腮腺炎之后。症见患者单侧睾丸肿大,疼痛下坠等。临床辨证偏左者多为瘀血,肝风;偏右者多是痰湿、食积。治疗因痰湿瘀血而致者,可用橘核丸;属肝经火热者,宜服龙胆泻肝汤。
偏头痛
病证名。又称头偏痛、偏头风。《医林绳墨·头痛》:“有偏头痛者,发则半边痛,然痛于左者属气,此气胜生风也,宜以驱风顺气为先,如防风通圣散之类;痛于右者属痰,此风胜生痰也,治宜清痰降火为要,如贝母、二陈加芩、栀、甘菊之属。”参见头痛、偏头风条。
偏头风
病证名。头痛之偏于一侧者。又名偏头痛、边头风。《丹溪心法·头风》:“偏头风,在左而属风者。”《张氏医通·诸痛门》:“偏头风者,其人平素先有湿痰,加以邪风袭之,久而郁热为火,总属少阳、厥阴二经。”以风火激动痰湿之气,可见头左痛忽移于右,右痛忽移于左。痛久不已,令人丧目。治宜祛风通络,舒肝豁痰,补肝养血诸血,用清空膏、散偏汤、加味四物汤等方。一般认为,头痛偏左者,属风属血虚或血虚火盛;头痛偏右者,属痰属热,或气虚夹痰。参见头风、头痛条。
偏渗小便不利
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因水谷偏走大肠所致。症见泄泻不止,腹中漉漉有声,或痛或不痛,小便量少或无,脉弦。因脾胃有热而致者,用清胃汤、黄连戊己汤合泻黄散、导赤各半汤等方。因脾胃有寒而致者,用理中汤。因脾虚气弱而致者,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方。因胃中有痰而致者,用二陈平胃散。因小肠气滞而致者,用木通枳壳汤。参见小便不利条。
偏肾
病名。指单侧阴囊肿大之病症。见《慎斋遗书》卷九:“疝偏于左右名偏肾。”
偏气
病名。指小儿患有气疝者。出《儒门事亲》卷二。详见气疝条③。
偏脑疽
病名。系指生于项后偏旁的脑疽。出《外科大成》卷二。又名偏对口。
偏马坠
病名。见《疡得心得》卷中。即悬痈。详见该条。
偏漏
病证名。系指白睛生漏的证候。《证治准绳·杂病》:“漏生在气轮,金坚而位旁,为害稍迟,故曰偏漏。其流如稠浊白水,重则流脓,久而失治,水泄膏枯,目亦损矣。”
偏历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之络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上,腕横纹上3寸;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中指尽处是穴。其桡侧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尺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头静脉。主治鼻衄,耳聋,耳鸣,目赤,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水肿,腕臂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