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暴瘖

病名。又称猝瘖。《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郁冒蒙昧,心痛暴瘖……”指突然失音或声音嘶哑的病证。实者多因感冒风寒,或寒包热邪;虚者多因肺伤津枯。《张氏医通·瘖》:“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盖暴瘖总是寒包热邪,或本热而后受寒,或先外感而食寒物。并宜辛凉和解,稍兼辛温散之。消风散用姜汁调服,缓缓进之。或只一味生姜汁亦可,冷热嗽后失音尤宜。若咽破声嘶而痛,是火邪遏闭伤肺,昔人所谓金实不鸣,金破亦不鸣也。古法用清咽宁肺汤,今改用生脉散合六味丸作汤。”参见瘖条。

暴郁

指气候反常,六气郁积,使人致病。《素问遗篇·刺法论》:“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

暴症

病名。指腹部包块突然出现,而且增长迅速。《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暴症者,由腑藏虚弱,食生冷之物,藏既虚弱,不能消之,结聚成块,卒然而起,其生无渐,名曰暴症。”伴随症状有食少无力,四肢倦怠,形体消瘦,心腹胀痛,腹中症块如石,痛如刀刺等。治疗可用蜥蝎丸、巴豆丸等方(见《太平圣惠方》卷四九)。参见症病有关条目。

暴注

病证名。指起病突然,暴泻如注的病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暴注,卒暴注泄也。”详见热泻、水泻、紧病各条。

暴注下迫

病证名。指突然泄泻,兼有里急后重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泄泻论》:“暴注者,是注泄也……下迫者,后重里急,窘迫急痛也。”详见水泻、里急后重条。

爆骨搜牙

病名。系指牙床红肿,牙齿剧痛,口中作烧生痰的病证。《重楼玉钥》卷上载:“牙匡之上,逐齿红肿,骨中极痛不可忍者,名爆骨搜牙。”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用紫地汤加减。或用刀针在高肿处挑破排脓,或外吹冰硼散。

仲景十二脉之一。卑脉软弱,主营气不足。《诊家正眼》:“曰卑者,营气弱也,阴脉衰也。”

卑惵

证名。自怯畏惧之状。因血虚不足所致。其证痞寒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怯,爱处暗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本证迁延难愈,治宜养血补心,定志安神,用天王补心丹、人参养营汤等(见《证治要诀·怔忡》)。参见怔忡条。

卑监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中,土运不及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不及奈何?……土曰卑监。”王冰注:“土虽卑少,犹监万物之生化也。”

哀痛,伤心。“五志”之一。《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

悲哀

伤心痛苦。《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灵枢·本神》:“肝悲哀动中则伤魂。”

悲胜怒

五行生克运用于精神疗法之一。即悲可制抑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

悲郁

郁证之一。《类证治裁》:“悲郁脏躁欲泣,甘麦大枣汤。”参见七情郁证、脏躁条。

悲则气消

病因病理学术语。系九气为病机理之一。过悲则气消散。《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悲中

病证名。系类中风病证之一。因悲哀过度,精神消耗,肺气闭郁化热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背第一侧线

经穴定位线。距背正中线1.5寸,为足太阳膀胱经经过处。分布有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等各穴。

背恶寒

病证名。背部感觉寒冷。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张氏医通》卷三:“背为阳位,背上恶寒,阳受病而阴邪亢逆也。”其病有七。一暴中阴寒,四肢厥冷而背恶寒,脉沉细,以附子汤温散之;二素禀阳衰,背上常微畏寒,脉微弱,以八味丸温补之;三热邪内伏,烦渴引饮而背恶寒,脉沉滑,或伏匿,以白虎汤解散之;四中暑暍热,亦多有背恶寒,以人参白虎汤、清暑益气汤按证清解之;五湿痰内郁,肢体疼重,痞闷头汗,身体肥盛,脉或缓滑,或涩滞,滑则指迷茯苓丸加胆星,涩则苓桂术甘汤加半夏、广皮分解之;六瘀血内滞,头汗目黄,小便清利,大便溏黑,小腹偏左,或胁中脘有疼处,脉关尺弦紧,或带芤状,以桃仁承气汤、犀角地黄汤、随上下虚实清理之;七无故脉数,背恶寒,疼重寒热者,为发痈疽之兆。

背法

推拿手法名。医者和患者背靠背站立,用两肘挽住患者肘弯部,然后弯腰屈膝挺臀,将患者背起,使其双脚离地,同时以臀部着力抵住病人腰部进行颠动。常用于腰部扭伤等疾患。

背缝

经外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在肩胛部,腋后纹头直上,与第四胸椎棘突相平处。主治肩背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背骨

①人体部位名。指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大椎穴)的部位。《灵枢·骨度》:“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

②解剖结构名。指脊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背者……其骨一名脊骨……共二十一节,下尽尻骨之端。”

背脊骨痛

证名。由肾水不足,不能上润于肠所致。治宜久服益气养阴之药治疗方可奏效。《石室秘录·背脊骨痛》:“背脊骨痛者,乃肾水衰耗,不能上润于脑,则河车之路,干涩而难行,故尔作痛。此等症非一二剂可以见功,非久服补气之药以生阴,非大服补阴之药以生水,未易奏行也。”方用满河汤。参见脊痛条。

背脊骨折

病名。脊椎骨骨折。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背脊骨可因跌打、坠撞所伤折。证见外伤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折部压痛明显、后突畸形等,严重者可合并脊髓损伤,甚至出现截瘫。治宜手法复位固定,采用绳索悬吊复位法,并予以固定。同时应卧硬板床。药物治疗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或七厘散;若肿消痛减后则治以接骨续筋为主,可改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后期继则视骨折愈合情况及全身状况,可补肾活络,服补肾壮筋汤、小活络丹等。外用五加皮汤洗,配合腰背肌锻炼。病程中要加强护理、勤翻身、局部按摩等,以防止褥疮、尿路及肺部感染等合并症。

背脊骨折法

正骨手法之一。背脊骨即脊椎骨。即今日之绳索悬吊法。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书中有:“凡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便自归窠。”该法适用于脊椎压缩性骨折及脊椎错位的复位。

背胛中间

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狂走斫刺人,或欲自杀,骂詈不息,称鬼语者,灸两口吻头赤肉际各一壮;又灸两肘屈中五壮,又灸背胛中间三壮,三日极灸三。”《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将后者列作经外穴,定位在肩胛骨冈下窝,肩胛骨外、上、下三角之中点。主治癫狂。艾炷灸3壮。

背解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参见该条。

背疽

病名。即有头疽生于背部者,见《外科理例》卷五。证治参见有头疽、发背条。

背偻

证名。曲背俯身,脊椎突出之证,又称背伛偻、大偻。因肝虚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所致。《诸病源候论·背偻候》:“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阴阳和同,则血气调适,共相荣养也,邪不能伤。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冷则挛急,故令背偻。”亦可由督脉虚,精髓不充,或中湿邪所致。详见背伛偻条。

背曲肩随

证名。背脊高突;两肩下垂之证。亦称肩垂背曲。因精气虚亏,不能濡养筋骨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见于老年阳衰、劳伤虚损者。治宜补肝肾、养筋骨。

背腧穴

经穴分类名。即背俞穴。参见该条。

背腧诸经心痛

证名。外邪侵犯背腧诸经所致的心痛。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证见心背相引,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参见心痛条。

背痛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由外感风寒,邪袭太阳经,或肺气上逆、肾气逆冲、肝浊逆冲等因所致。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足太阳经所致者,证见背痛或兼板滞,牵连肩项,或连腰部,可兼有恶寒等证,治宜祛风散寒,疏通经气,用羌活胜湿汤加减。背为脏腑腧穴所在,脏腑发生疾病,都会引起背痛。如肺俞在背,故肺病令人逆气喘咳,肩背痛(见《杂病源流犀烛》)。亦有因肾气逆冲挟脊而上攻背痛者,系督脉主病,治在少阴。亦有肝浊逆冲,从腹上攻而致背痛者,系冲任主病,治在厥阴(见《类证治裁·肩背手臂痛》)。亦可并见于胸痹、心痛等症。参见胸痹、心痛、胃脘痛、肩背痛条。

背阳关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阳关。参见该条。

背俞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背俞二穴。”王冰注:“大杼穴也。”见大杼条。

背俞穴

经穴分类名。

①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如肺俞、心俞、肾俞、膀胱俞等。脏腑有病时其相应背俞穴往往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而刺灸这些穴位,又能治疗其相应脏腑的病变。

②专指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五脏之背俞穴(见《灵枢·背腧》)。

③泛指背、腰、骶部穴位(见《针灸资生经》)。

背窬(xū俞)

病证名。指新生儿脊椎管没有完全闭合的一种先天性畸形。《保婴易知录》:“小儿初生背上有孔窬一二个,其内有膜完护脏腑者,得生;如无膜露见脏腑者,即死无救。”与脊柱裂相类似。

背伛偻

病证名。曲背俯身,部分脊椎突出,按之高耸之证。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又名大偻、背偻、俗称“驼背”。属督脉病变,因督脉亏虚,精髓不充,或湿邪伤于督脉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背伛偻;年老伛偻者甚多,皆督脉虚而精髓不充之故,此当用补肾益髓之剂;若少壮之人;忽患伛偻,并足挛,脉沉弦而细;皆中湿故也,宜煨肾散。”亦可因体虚感受风寒所致。参见大偻、背偻条。见于胸椎结核、先天性胸椎后突畸形、类风湿性脊柱炎。

背正中线

经穴定位线。又称后正中线,为督脉经行路线。分布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中枢、脊中、悬枢、命门、阳关、腰俞、长强各穴。

被膜儿

见阎诚庵《临产须知评正》。即混元生。详该条。

被鬾(qí奇)

出《诸病源候论》。即继病。详该条。

疲惫,极度困乏。引伸有衰竭败坏之义。《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同烘。详该条。

奔气

病证名。气道不利,气逆上奔之证。即喘证。见《诸病源候论·奔气候》。肺主气,肺气通行于脏腑,肺受邪则气道不利,诸脏气壅,致气逆上奔而喘。参见喘证各条。

奔豚

病名。见《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即奔豚气,又称贲豚。详见贲豚条。

奔豚气

病名。见《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亦称奔豚、贲豚、贲豚气。详见贲豚条。

贲(bēn奔)门

解剖结构名。系七冲门之一。即胃上口。上与食道相接,食物由此处奔入胃中,故称。《难经·四十四难》:“胃为贲门。”《医宗必读》:“胃之上口,名曰贲门。”

贲豚

病名。亦作奔豚、贲肫,又称奔豚气。其证从少腹上冲心下或咽喉,如豚之奔走,故名。《难经·五十四难》:“肾之积,名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灵枢·邪气脏府病形》:“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杂病源流犀烛·肾病源流》:“谓奔豚皆由肾虚,脾家湿邪下传客肾所致。治宜补气健脾,辛温散结,选用奔豚丸或增损五积丸。《难经集注》杨玄操注,谓肾积与奔豚气两病不同,肾积病状似豚而上冲心,奔豚气则并非积病,二者名同疾异。

贲豚气

病名。见《圣济总录·积聚门》。即贲豚。因发作部位不同,可见气逆冲心满闷,或见膀胱切痛,上冲腹胁满痛,上下攻走疼痛等证。治宜槟榔散、四味丸、天雄散等方。参见贲豚条。

贲肫

病名。亦称贲豚。《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肾之积名曰贲肫,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肫贲走之状。”详贲豚条。

《本草备要》

药学著作。八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首载药性总义,次将药物分为草、水、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及人等八部,共470余种药物。对各药的性味及用途等作了概括性综述,附图400余幅,本书主要取材于《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疏》,在近代本草学著作中流传较广。现存初刻本、清刻本、石印本近百种。1949年后有影印本和排印本。

《本草便读》

药学著作。四卷。清·张秉成撰。刊于1887年。本书将常用药物580种,参照《本草纲目》分为山草、隰草……等24类。每药之性味功治皆编成一、二联或三、四联语以为概括,然后附注文进一步阐解。全书内容简要,便于诵读。现存1936年山东省政府印刷局铅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本草乘雅半偈》

药学著作。十卷。明·卢之颐撰。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后书稿散佚,经追忆重写,仅得其半,故取名“半偈”。本书取《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222种,后世收载的药物143种,共365种。每药在引录古说之后,均注以核、参及先人云等项目,广泛讨论了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临床应用及炮制等药学理论,颇有创见。现存清初刻本及抄本。

《本草崇原》

药学著作。三卷。清·张志聪撰。高世栻编订。刊于1767年。本书以五运六气学说注释《神农本草经》。全书收录《本经》药247种,其他药物52种,共299种。仍《本经》旧制,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每药先录《本经》(或其他古籍)原文,然后加以注释,高氏在编辑时亦增加了某些注文。现有《医林指月》本,及其他两种清刻本。

《本草崇原集说》

药学著作。三卷。清·仲学辂撰。章炳森补正,刊于1909年。本书是在《本草崇原》一书基础上增补了《本草经读》、《本草经解》、《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以及《医学真传》、《侣山堂类辨》等书的有关内容,故称“集说”,凡所新增,均标明出处,附加按语。还对《本草崇原》一书的某些文字进行了删定。现存1910的钱塘仲氏刻本及1927年石印本。

《本草从新》

药学著作。十八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57年。作者认为汪昂“不临症而专信前人,杂揉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故将汪氏《本草备要》重新修订,保留其合理部分,增改其不足。并补充了一些《本草纲目》所未收载的药物,故名《本草从新》。全书分类法参照《本草纲目》,共收药物720种。较为简明实用。现存几十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本草待诏

古代医官名。系指不在宫中专门任职,当宫中需要时应诏进宫处理有关本草事宜者。见《汉书·郊祀志第五下》。

《本草发挥》

药学著作。四卷。明·徐彦纯撰。首刊于1368年。卷一-三将药物分为金石、草、木、人、兽、虫、鱼、果、米谷和菜共10类,收药720种;卷四为药物总论,内容多录自金、元诸医家著述中对药物的阐析与经验,颇有参考价值。现存两种明刻本及《薛氏医案二十四种》本。

《本草发明》

药学著作。六卷。明·皇甫嵩撰。刊于1578年。卷一-二总论药性及制方之义;卷三-六按草、木、果、菜等部,分论各药。论述中多参考金元以来各家之说并结合作者心得,因此切于临床实用。现存明刻本。

《本草分经》

药学著作。四卷。清·姚澜(又名维摩和尚)撰。刊于1840年。本书按药物归经理论进行编写。将药物分成通经络的药物(即按照十二经及奇经循行的药物)与不循经络的杂品。并用简明的注文形式阐述药性、主治等内容。书中附脏腑内景图、十四经穴歌及经脉穴图、总类便览(依据草类、木类等药物分类法排列的药性索引)、同名附考(即药的别名)。现存多种清刻本,及1921年、1923年、1925年铅印本等。

《本草纲目》

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书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并广泛地向药农、民间医生、猎人、渔人等劳动人民学习与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物学知识,共参考各类典籍八百余种,经过长期的刻苦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卷一-二集录各家本草学序例。卷三-四以证候为纲,分述各种病证所用药物。卷五以后,将药物分为天水类、地水类、火类、土类等62类,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收载方剂一万多首,插图一千多幅。每种药物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具有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李氏论述药物,在很多方面体现了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本书不仅是一部中药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举凡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以至于历史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就。所以也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对科研、临床、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部巨著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据考证,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曾提到过“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可能就包括《本草纲目》在内。此书在科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已被部分或全部译成多种外国文字。现存数十种明清刻本及石印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和校勘排印本。

《本草纲目必读》

药学著作。二十四册,不分卷。清·林起龙撰。刊于1667年。本书取材于《本草纲目》。选出“日用切要,求而可得”的药物600余种,去其释名、集解诸例并重出之内容,只存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四项,因此文字较为简要,切于实用。现存清康熙朱杨武三奇斋补修刻本。

《本草纲目拾遗》

药学著作。十卷。清·赵学敏撰。刊于1765年。本书收录《本草纲目》一书所未载,或已载而未备,或虽备而有误的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诸谷、诸蔬、器用、禽、兽、鳞、介、虫等18类共921种(包括附记药品205种)。其中新增716种为《本草纲目》所未载;161种属于对《本草纲目》已收药物的补订内容。作者广泛参考了多种文献资料,结合个人采集种植草药的实践知识和临床经验,对921种药物进行系统考证和论述,并对《本草纲目》中的一些错误作了订正。此外还收集了较多的民间验方、治法和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现存几种清刻本、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及影印本。

《本草纲目万方类编》

方剂工具书。又名《万方类编》。三十二卷。清·曹绳彦辑。刊于1800年。辑者以《本草万方针线》对《本草纲目》中附方的分类及次序为基础,逐条将原文抄录汇编而成。共分107门,11713方。本书将《本草纲目》所附单方、验方,按照不同疾病加以分类,便于读者检索。此后又有名《古今名医万方类编》及《万方类纂》者,均为本书的改名或改编本。现存初刻本、石印本和铅印本。

《本草汇》

药学著作。十八卷。清·郭佩兰撰。刊于1655年。卷一为十四经经脉图、脏腑图及引经药物、面部望诊图等;卷二杂论三部九候、脉法、经络、运气等;卷三介绍用药式、引经报使及禁忌药;卷四论述各种病症宜忌药;卷五-六为杂证、伤寒、妇、外、幼各科病机及用药法式;卷七-八列百病主治药;卷九-十八分记草木谷菜等470余种药物,编成韵语,便于记诵,并收藏有关验方。本书主要内容多采自《本草纲目》、《本草经疏》等书,作者本人的发挥不多。现存初刊本等。

《本草汇言》

药学著作。二十卷。明·倪朱谟撰。刊于1619年。收载药物约670余种。汇集引录《神农本草经》以降所有本草著作以及当时各家的本草文献,进行了归纳补正,删去繁复,存其精要,附以验方。并于卷首绘制较精细的本草图,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本草文献。现存明清多种刻本。

《本草汇纂》

药学著作。三卷。清·屠道和撰于1863年。本书根据药性及功用将500余种药物分为平补、温补、补火、滋水、温肾、湿涩等31类,又续增二品(类)。附录以日食菜物及脏腑主治药品。本书参考多种本草文献,加以融汇摘要,内容既系统全面,又比较精炼。现存初刻本、光绪年间刻本及铅印本等。

《本草集要》

药学著作。八卷。明·王纶撰。约刊于1500年。本书将明以前医药典籍中所载药物及药学理论加以集要整理,共分三部。第一部(卷一)总论药性,多引用《神农本草经》、《内经》之说;第二部(卷二-六)为主体,将药物分为草、木、菜、果、谷、石、兽、禽、虫鱼和人10类,共545种。每种分记其七情、性味、升降、有毒无毒、分经、主治功用、附方等内容;第三部(卷七-八)药性分类,分为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及小儿共12门。每门又分若干类。每类记述各种药物的具体用途及配伍等。现存四种明刻本。

《本草经集注》

药学著作。七卷。梁弘景约撰于五世纪末。本书是《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注本。其内容除《神农本经》365种药物之外,又增入了《名医别录》所载药物365种,共730种。书中补充了原书“序例”部分,并创用了“诸病通用药”的体例,便于药物检索。在三品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末用七类。书中对药物的产地、采用、炮制以及具体临床应用等,均有较多补充和说明。原书早佚,其主要内容仍保存于《证类本草》等书。此外又有在敦煌出土的唐以前,写本残卷1种,但仅存其序例部分。1955年群联出版社曾据此出版影印本。

《本草经解要》

药学著作。一名《本草经解》。四卷。原题清·叶桂撰。据曹禾《医学读书志》卷下陈念祖条谓本书为“姚球撰”,后为书商易以叶桂之名。1724年(雍正2年)刊行。本书选录《神农本草经》的药物117种,其他本草书中的药物57种,共174种常用药物。对《本经》等书的原文作了必要的注解。各药之后有制方一项,介绍了一些常用的临床处方。现存多种清刻本、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本草经疏》

药学著作。又名《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明·缪希雍撰。刊于1625年。本书系将《神农本草经》药物和部分《证类本草》中药物共490种,分别用注疏的形式,加以发挥。并各附有主治参互及简误二项,考证药效及处方、宜忌等。卷一-二为续序例上、下;卷三以下为玉石部上品,其后各卷的编排次序与《证类本草》同;卷三十为补遗药品27种。本书征引本草文献十分广博,其中包括《名医别录》、《唐本草》、《开宝本草》、《嘉佑本草》以及陈藏器《本草拾遗》等书。现存初刻本,周氏医学丛书本等。

《本草经疏辑要》

药学著作。八卷。清·吴世铠撰。刊于1809年。本书系将缪仲醇《本草经疏》撷其精要,并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增补而成。现存的清刊本附有朱紫垣《痘疹》一卷,吴氏自撰《集效方》一卷,共十卷。卷一为治疗序例,总论病理与用药宜忌之法甚详;卷二石金、土、水部。卷三-四草部;卷五木部;卷六人兽部;卷七禽虫介鱼部;卷八果部。现存三种清刻本。

《本草类方》

方剂著作。十卷。清·年希尧撰于1735年。本书系将《本草纲目》中的附方分类编辑而成。分为诸风、痉风、项强、癫痫、卒厥等113类,每类均分列病症及其所用的方药。现存多种清刻本。

《本草蒙筌》

药学著作。十二卷。明·陈嘉谟撰。刊于1525年。卷首有历代名医图,并总论药性。卷一-十二分为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及人部等10部,载药742种。每种药所论内容有气味升降、有毒无毒、产地、优劣、采集、所行诸经、七情所具、制度、藏留、治疗之宜,应验诸方及药图等,末附按语,以抒己见。对于各种药物的特征和用途辨析较详,论述药物炮灸,有其独到之处,现存多种明刻本,1991年出排印本。

《本草品汇精要》

药学著作。四十二卷。明太医院刘文泰等集体编撰于1505年。本书主要是在《证类本草》一书基础上改编修补而成。共收药物1815种。1700年清太医院王道纯等又补撰续集10卷。又从《本草纲目》等书中增补990种。每种药物按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助、反、制、治、合、禁、代、忌、解、赝等24例予以记述。虽然分类较为细致,彩色药图也较逼真,但其文字部分,多抄录古书,缺乏编者的实际经验与新的补充。且着成后又深藏内府,故其影响有限。现存清抄本、1936年、1937、1956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64年、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本草求真》

药学著作。十卷。清黄宫绣撰。刊于1769年。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卷一-七,将药物分为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和食物七类。每类又据不同药性分为若干节。下篇为卷八-九,分论脏腑病用药及六淫病用药。卷十为药性总论及药物自然分类法目录。全书共收载药物436种,卷首附有药图。作者既反对“泥古以薄今”,也不同意“厚今以废古”。书中对于每种药物均以气味形质结合医方应用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每能将药物进行相互比较而提出一些个人见解。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本草权度》

综合性医书。三卷。明·黄济之撰。刊于1535年。本书并非本草著作,实际上以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脉、因、证、治为主,然治病的圆机活法必由药物巧妙组合来实现,故名《本草权度》。书中还有五脏虚实、脉法、脉体升降图、经络图、十四经穴等内容。编次不同于一般临床综合性医着,辨证颇多心得,治法亦较简要。现存二种明刻本。

《本草三家合注》

药学著作。又名《神农本草经三家注》、《本草三注》。六卷。清·郭汝聪集注。刊于1803年。本书系将张志聪《本草崇原》、叶桂(一作姚球)《本草经辑要》及陈念祖《本草经读》三书的注释予以合编。内容虽无新的补充,却有较大影响。现存十多种清刻本和多种石印本。

《本草诗笺》

药学著作。十卷。清·朱钥撰。刊于1739年。全书将872种药物分为诸水、诸火、诸土、诸金、诸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诸米、诸菜、诸果、水果、诸味、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藏器、诸虫、龙蛇诸介、诸禽、诸兽、人等部。又将每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编为七言诗,以便习诵。现存几种清刻本和一种石印本。

《本草实录》

药学著作。一卷。元·王好古撰。撰年不详。本书重点论述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脏腑泻火药、药象法类、用药心法、制方之法,用药分两及炮灸、汤药煎造、服药活法,汤液本草等药性理论。文字简要,切于临床实用。

《本草拾遗》

药学著作。十卷。唐·陈藏器撰。据《嘉佑本草》所引书传称:陈氏“以《神农本经》虽有陶(弘景)苏(敬)补集之说,然遗逸尚多,故别为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曰《本草拾遗》”。《本草纲目》评价此书“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误谬,搜罗幽隐……”原书虽佚,但佚文可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本草述》

药学著作。三十二卷。清·刘若金撰。刊于1700年。作者依《本草纲目》的分类次序,编集691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等30部。精选每种药的传统论述并各家学说,尤其重视用阴阳升降的理论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解释药性,而且注重前人临床实践的总结,在历代本草理论著作中具有一定的影响。文字简练,且多骈语,读之朗朗上口,颇益后学。现存多种清刻本和石印本。

《本草述钩元》

药学著作。三十二卷。清·杨时泰重辑,刊于1842年。本书系《本草述》一书的摘要改编本。作者在不变更其药数、次序、分类的基础上,删去约十分之四的次要内容,提要钩玄而成此书。现存几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本草思辨录》

药学著作。四卷。清·周岩撰。刊于1904年。本书主要根据张仲景立方之义,就《伤寒杂病论》所涉128种药物的药性进行了讨论。认为仲景用药皆本《神农本草经》,故《神农本草经》等书是经典,不能轻易改动。却对李时珍、刘若金、邹润安、徐大椿、陈念祖等医药学家所述药性理论提出了某些不同的见解。现有初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1960人民卫生出版社出铅印本。

《本草通玄》

药学著作。二卷。明·李中梓撰。约刊于明末。本书将药物分为草、谷、木、菜、果、寓木、苞木、虫、鳞、介、禽、兽、人及金石等14部,共收药物341种。重点叙述了每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末附用药机要及引经报使、针灸要穴图等。1667年又经尤乘增订,收入《土材三书》中。现存几种清刻本及《土材三书》本。

《本草图经》

药学著作。简称《图经》。

①宋苏颂等编撰。一名《图经本草》。二十卷,目录一卷。成书于1061年。本书搜集全国各郡县的草药图,参考各家学说整理而成。《本草纲目》评价此书“考证详明,颇有发挥。但图与说异,两不相应,或有图无说,或有物失图,或说是图非,……”。原书已佚,佚文及图见于《证类本草》。现有福建科技出版社排印辑复本。

②指《新修本草》的《图经》部分。详新修本草条。

《本草万方针线》

方剂工具书。八卷。清·蔡烈先辑于1712年。本书将《本草纲目》中所附的单方(包括全部附方以及发明项下的个别处方)15000余首,按病证分类编成索引。分为通治部、外科、女科、儿科、上部、中部、下部共七部,105门。每一病证均记明该书的卷、页数。是《本草纲目》有关病证治疗方剂的一种检索工具书。现存多种清刻本和石印本。

《本草问答》

药学著作。二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3年。本书记述唐氏和他的学生张士让就本草学中的一些问答。书中对于中西医药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中药药性对人体医疗的相互关系等,均作了探讨。在中西汇通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现有初刻本和大量石印本以及《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本草选》

药学著作。一名《本草发明切要》。明·张三锡撰,王肯堂校。本书选《本草纲目》中药物600余种,参照原书分类方法,分为山草、水草、毒草等27类。每种均记其地道、修治、气味、主治及发明等项。很少个人见解,实为《本草纲目》的一种节录本。现有明《医学六要》刊本,及其他三种明刻本。

《本草衍义》

药学著作。二十卷。宋·寇宗奭撰。刊于1116年。本书根据作者在药材鉴别和药物应用方面的多年实践经验,将《(嘉佑)补注神农本草》中的470种释义未尽的药物,详加辨析论述。书中不仅提出了许多鉴别药物真伪优劣的方法,而且也通过一些实际病例推广了药物应用的范畴。特别是作者反对迷信的服食丹药,提倡正确使用人工化学药品的思想在本书中有较明确的反映。现存宋、元、清多种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本草医方合编》

方药著作。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系《本草备要》与《医方集解》的合刊本。各见本条。现存数十种清刻本及多种石印本。

《本草饮食谱》

食疗本草著作。一卷。清·文晟辑,费伯雄鉴定。刊于1850年。本书将可以疗病的食物本草分为谷、豆、菜、瓜、果、味、禽、兽、鱼、虫等10部,共约200种,每种列述性味、采用、主治及宜忌等,内容简要。现存清刻本。

《本草用法研究》

药学著作。周志林编。本书按药物功用分为22类,共收药物800余种。对各种药物分别记述其品状、成分、性味、归经、功效、配合、研究等项,既引录古人学说,又阐发作者的见解。是一部较有新意而又切合实用的药学参考书。194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本草原始》

药学著作。十二卷。明·李中立撰。刊于1612年。又名《本草原始合雷公炮制》。本书将药物分为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人10部,收集药物约近500种。首载《神农本草经》原文,次引《名医别录》,又次综述各家之说。每种先以小字记其产地、形态、气味。次以大字记其主治,所绘药图,多为作者根据实物绘制,形象逼真,并附有说明。现存明、清多种刻本及石印本。

《本草韵语》

药学著作。

①清·何梦瑶撰。二卷。刊于1872年。作者将药物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虫介等类,并以韵语的形式介绍316种常用药,内容比较简要。

②清·陈明曦撰。二卷。约刊于1895年。全书共载药物273种,分别编成七言歌诀,并附以注释及按语,供初学之用。现存光绪年间作者自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