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吸虫病药可分为有锑化合物与非锑化合物与非锑化合物两大类。吡喹酮是吡嗪异喹啉衍生物,1977年报道其用于抗寄生虫虫具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的抗虫谱广等优点,已成为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不良反应有:
(1)心血管系统:成年患者服药后大多心率减慢,儿童多数心率增快,偶见T波低平等心电图改变。
(2)其他:副作用轻微而短暂。主要有头昏、头痛、乏力、恶心、腹痛、腹泻等。少数出现低热、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个别有血清转氨酶升高。
(4)抗肠虫病药
抗肠虫病药包括抗蛔虫药、抗晓虫药、抗钩虫药和抗绦虫药。早期多应用天然植物药或其有效成分如山道年等。由于新药研制不断取得成绩,过去疗效低,毒性大的药物已逐渐被淘汰。近年来,高效低毒的广谱抗肠虫新药相继出现,如咪唑类、嘧啶类等,它们多能对一种以上的肠道寄生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
1.左旋咪唑
(1)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少数患者偶有眩晕、头痛、失眠。
2)消化系统: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或引起轻度肝功能变化。
3)其它:妊娠期早期和进行性肝、肾患者禁用。
(2)相互作用:切勿与四氯化碳等脂溶性药物同服,以免增加毒性。
2.哌嗪(哌哔嗪、Piperazine)
(1)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此药毒性低,偶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2)过敏反应:过敏患者可发生湿疹样皮肤反应、流泪、流涕、咳嗽及支气管痉挛,一般反应率为1%~4%,不需停药症状可消失。
3)神经系统:剂量大超过6g时,可能发生眩晕、震颤、乏力,共济失调、健忘,脑电图不正常、甚至有癫痫发作及视觉障碍等神经症状,严重时可致呼吸麻痹。
(2)相互作用;肾功能不良者药物排泄减慢,应减少剂量。大剂量时可增加氯丙嗪的作用。与噻嘧啶有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