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医、气功的基本理论之一。《脏腑图点穴法》说:“天地之气人之气,天为一大周天,人为一小周天”。古代气功家和医家不仅把宇宙自然看作一个整体,把人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把人与大自然也看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从而建立了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练功和医疗实践。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说:“人之一心为全体之君……人身小天地,真无一毫之相间矣。”说明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气血等与机体各部组织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情况无论在生理或在病理情况下都具体体现出来。
心为“君主之官”,作为专司意识和精神的“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体在心的统帅下,各脏器、组织与器官进行着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在气功锻炼和外气疗法的治疗中,特别注意“神”的作用。五脏之中任何一脏的生理活动,都是在其他脏器的密切配合下进行的。例如: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脾的这一功能又需要在肝的疏泄作用协助下进行。脾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的输布又懒心、肺、肾的活动。所以脾的运化功能常需要在肝、心、肺、肾的协助下进行。而脏腑又与各组织、体表相互联系。如肝开窍于目,肺主皮毛,脾主四肢,肾开窍于耳等。这样我们在发放外气治病时,就不能只看到某一个器官或组织,要从人的整体观念上去选择经络、穴位、手法和发放外气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特别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人认为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是“天人相通”与“天人相类”。
所谓天人相通,是指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自然是一气相通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明·张介宾在《类经图翼·医易》中说:“天之气,即人之气;人之体,即天之体。”又说:“一念方萌,便达乎气,神随气见,便与天地鬼神相感通。”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元气生化的产物,元气充塞于天地人之中,人之气能通于天之气,天之气亦能影响人之气,所以天之气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自然界季节、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气机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如人在夏天汗多尿少,冬季尿多汗少;人体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规律。
四时气候的变化太过,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促使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例如:麻疹、流行性脑膜炎多于春季流行;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夏季多雨季节比较多;暴风雨可引起心脏病的恶化,阴雨潮湿天气多引起关节疼痛等等。
人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吸收了自然界各种信息,完善了自身,提高了适应能力,因此在人类个体中,往往有与自然界大环境相对应的部分和机能,这一现象古人称做“天人相应”。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云:“质诸人身,天地形体也……故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脏;天有十二会,人有十二经;天有十二辰,人有十二节.知乎此,则营卫之周流,经络之表里,象在其中矣。”
练气功与发放外气治病,最注重“人与天地相应”的理论。故气功锻炼与外气治病必须善于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顺应天地之和。只有这样才能有较好的宁神、调息的锻炼,才能练就好的发气手法。古代气功家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气功锻炼,就是通过练功达到天地人三宝合一,使人的精、气、神日渐强盛。在练功和发气中还要“法于阴阳”,“顺应四时”,“和于术数”;还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才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积极的适应变异的环境,元气充实,周流不息。所以气功外气疗法的练气、导气、诊断、治疗具体地体现着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