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第十(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附肺经诸穴歌

(照马氏补辑)手太阴。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侠白下尺泽。孔最见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古离爪甲如韭今如米许)

太阴肺兮出中府。云门之下一寸许。云门璇玑旁六寸。巨骨之下二骨数。天府腋下三寸求。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横文。孔最腕上七寸取。列缺腕侧一寸半。经渠寸口陷中主。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举。少商大指端内侧。相去爪甲韭叶许。(云门巨骨下、挟气户旁二寸陷中、去中行任脉六寸、气户巨骨下、俞府两旁各二寸陷中、去中行任脉四寸、去膺窗四寸八分。俞府巨骨下、璇玑旁二寸陷中、璇玑天突下一寸、天突结喉下四寸宛宛中、右挨穴之法自天突起至璇玑、自璇玑至云门、其法甚简后仿此)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间。循臂上廉。

入肘外廉。上外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牛口反鼽音求)大指次指者。手大指之次指。名食指也。合谷。本经穴名。俗名虎口。肩端两骨间为骨。肩HT上处为天柱骨。缺盆在结喉两旁之高骨。形圆而踝。如缺盆然。大肠手阳明之脉。受手太阴之交。起于次指之商阳井穴。循二间三间之上廉。出两骨间之合谷穴。上入两筋间之阳溪。循臂上廉之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入肘外廉之曲池。上循外之前廉。历肘五里。以上肩之肩穴。

出骨之前廉。循巨骨上行。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于大肠。其支行者。从缺盆上颈。循天鼎扶突上贯于颊。入下齿缝中。还出挟口。交人中之内。左脉往右。右脉往左。上挟鼻孔。循禾迎香而终以交于足阳明胃经也。是动则病齿痛颈肿。盖气伤痛。形伤肿。因气以及形也。

大肠传导水谷。变化精微。故主所生津液病。则津液竭而火热盛。故为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诸证。

肩及大指之次指。皆大肠经脉所循之部分。如腑气有余。则当脉所过之处热肿。腑气虚。则寒栗不复。手阳明之主气也。为此是动所生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盖申明盛虚者。

乃三阴三阳之气。如气不盛虚。则当取之于经。

附大肠经诸穴歌

手阳明。廿穴名。循商阳二间三间而行。历合谷阳溪之俞。过偏历温溜之滨。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五里之程。臂肩。上于巨骨。天鼎纡乎扶突。禾唇连。迎香鼻迫。

商阳食指内侧边。二间来寻本节前。三间节后陷中取。合谷虎口歧骨间。阳溪上侧腕中是。偏历腕后三寸安。温溜腕后去五寸。池前五寸下廉看。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曲池屈骨纹头尽。肘大骨外廉近。大筋中央寻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臂肘上七寸量。肩肩端举臂取。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喉旁四寸真。扶突天突旁五寸。禾水沟旁五分。迎香禾上一寸。大肠经穴是分明。(左右共四十穴)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

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

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

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音遏。髀音被。膑音宾。跗音抚。贲音奔。音。音呱。胗音诊)鼻之两旁为。腮下为颔。颔中为颐。腮上为发际。发际前为额颅。股内为髀。髀前膝上起肉处为伏兔。伏兔后为髀关。挟膝筋中为膑。胫骨为。足面为跗。足阳明受手阳明之交。起于鼻之两旁迎香穴。上行而左右相交于中。过睛明之分。下循鼻外。历承泣四白巨醪。上入齿中。还出挟口。两吻地仓。环绕唇下。左右相交于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历下关。过客主人。循发际。行悬厘颔厌之分。经头维。会于额颅之神庭。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历水突气舍。入缺盆。行足少阴俞府之外。下膈当下脘中脘之分。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而下。下乳内廉。循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下挟脐。历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诸穴。而入气街中。其支者。自属胃处。起胃下口循腹里。过足少阴肓俞之外。本经之里。下至气街中。与前之入气街者合。既相合于气街中。乃下髀关。抵伏兔。历阴市梁丘。下入膝膑中。经犊鼻。下循足面曰跗之冲阳。陷谷。入中趾外间之内庭。至厉兑穴而终也。其络脉之支别者。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别下。历上廉条口。下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以至内庭厉兑而合也。又其支者。别跗上冲阳穴。别行。入大趾间。出足厥阴行间穴之外。循大趾下出其端。以交于足太阴也。阳明之气是动。则病洒洒振寒。盖阳明者午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振寒也。善呻者。阳气郁而欲伸出之。数欠者。阳欲引而上也。颜黑者。阴气加于上。此病在阳明之气也。病至者。病气而至于经脉也。阳明之脉病。则恶闻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胃络上通于心。故心欲动也。阴阳相搏。故欲独闭户牖而居。阳盛则四肢实。实则登高而歌。热盛于身。故弃衣而走也。阳明之脉。下膈属胃络脾。故贲响腹胀。此阳明之气。厥逆于经。而为此诸证。故曰是为厥。盖阳明之经脉。循胫而下也。夫有病气而不及于经者。有病在气而见经证者。有经气之兼病者。有病气而转入于经者。故曰可分而可合也。本经曰。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平脉篇曰。水入于经。而血乃成。胃为水谷之海。主生此荣血。故是主血所生病者。为狂。为温疟。汗出者。胃气热而蒸发水液之汗也。鼽衄者。经气热也。口唇胗。颈肿喉痹。腹肿膝痛。膺股跗皆痛者。阳明经脉之为病也。如阳明气盛于外。则身以前皆热。盛于内。则有余于胃而消谷善饥。

溺色黄。如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经云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盖阳明经气维于身之前。太阳经气经于身之后。少阳之气为游行出入之枢也。为此是动所生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夫气生于阳明。而主于手太阴。

故在手太阴手足阳明。论气之有余不足。在诸经只论是动所生。尚御公曰。手太阴是动。则病肺胀膨膨。足阳明是动。则恶人与火。及贲响腹胀。是病气而及于经脉脏腑也。肺胃大肠所生之病。而为气之盛虚。是病脏腑经脉。而及于阴阳之气也。盖三阴三阳之气。本于脏腑之五行所生。而外合于六经。

胃经诸穴歌

足阳明。四十五。是承泣四白而数。巨有地仓之积。大迎乘颊车之伙。下关头维及人迎。

水突气舍与缺盆。气户兮库房屋翳。膺窗兮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天枢外陵。大巨从水道归来。气冲入髀关之境。伏兔至阴市梁丘。犊鼻自三里而行。上巨虚兮条口。下巨虚兮丰隆。解溪冲阳入陷谷。下内庭厉兑而终。

胃之经兮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鼻孔旁八分。地仓夹吻四分迎。大迎颔下寸三分。颊车耳下八分穴。下关耳前动脉行。头维神庭旁四五。(神庭督脉穴。在中行发际上五分。头维去神庭四寸五分)人迎喉旁寸五真。水突筋前迎下在。气舍突下穴相乘。(气舍在水突下)缺盆舍下横骨内。各去中行寸半明。气户璇玑旁四寸。至乳六寸又四分。库房屋翳膺窗近。

乳中正在乳头心。次有乳根出乳下。各一寸六不相侵。(自气户至乳根六穴、上下相去各一寸六分、去中行任脉各四寸)却去中行须四寸。以前穴道与君陈。不容巨阙旁三寸。(巨阙任脉穴在脐上六寸五分)却近幽门寸五新。(幽门肾经穴巨阙旁一寸五分、在胃经任脉二脉之中)其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上下一寸无多少。共去中行三寸寻。天枢脐旁二寸间。枢下一寸外陵安。枢下二寸大巨穴。枢下四寸水道全。枢下六寸归来好。共去中行二寸边。

气冲鼠鼷上一寸。(鼠鼷横骨尽处)又去中行四寸专。髀关膝上有尺二。伏兔膝上六寸是。阴市膝下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记。膝膑陷中犊鼻存。膝下三寸三里至。膝下六寸上廉穴。膝下七寸条口位。膝下八寸下廉看。膝下九寸丰隆系。却是踝上八寸量。比那下廉外边缀。解溪去庭六寸半。(庭内庭也)冲阳庭后五寸换。

陷谷庭后二寸间。内庭次趾外间现。(足大趾次趾外间陷中)厉兑大趾次趾端。去爪如韭胃井判。

(左右各四十五穴共九十穴)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后。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踝叶瓦去声)核骨一作骨(俗云孤拐骨)足跟后两旁起骨为踝骨。腓腹为。髀内为股。脐上为腹。咽以咽物。居喉之前。至胃长一尺六寸。为胃之系。舌本。舌根也。足太阴脾脉。起于大趾端之隐白穴。受足阳明之交。循大趾内侧白肉际大都穴。过核骨后。历太白公孙商丘。上内踝前廉之三阴交。又上内循骨后之漏谷。上行二寸。交出足厥阴之前。至地机阴陵泉。上循膝股前廉之血海箕门。迤逦入腹。经冲门府舍中极关元。复循腹结大横。会下脘。历腹哀。过日月期门之分。

循本经之里。下至中脘之际。以属脾络胃。又由腹哀上膈。循食窦天溪胸乡周荣。曲折向下。至大包。又自大包外曲折向上。会中府上行人迎之里。挟喉连舌本。散舌下而终。其支行者。由腹哀别行。再从胃部中脘穴之外。上膈注于膻中之里。心之分。以交于手少阴心经也。是动则病气而及于经。从经而及于脏腑。故为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病。腹胀诸证。善噫者。脾气上走心为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厥逆从上下散也。身体皆重。太阴之气逆也。是主脾所生之经脉病者。舌本痛。盖病太阴之气。则为舌本强。食则呕。气逆之为病也。在脾脏所生之经脉病者。

则为舌本痛。食不下。经脉之为病也。气主之。病在气。故身体皆重。经脉者。所以濡筋骨而利关节。病在血脉。故体不能动摇。此太阴之是动。脾脏之所生。外内出入。而见证之少有别也。

脾脉注心中。故烦心。心下急痛。脾家实。则为瘕泄水闭黄胆。此脏病之在内也。不能卧。强立。

膝股内肿。足大趾不用。经病之在外也。此太阴经脉脾脏之病。外内出入之见证也。明乎脏腑阴阳经气出入之理。本经大义。思过半矣。

脾经诸穴歌

足太阴。脾中州。二十一穴隐白游。赴大都兮瞻太白。访公孙兮至商丘。越三阴之交。而漏谷地机可接。步阴陵之泉。而血海箕门是求。入冲门兮府舍轩豁。解腹结兮大横优游。腹哀食窦兮。

接天溪而同派。胸乡周荣兮。缀大包而如钩。

大趾内侧起隐白。节后陷中求大都。太白内侧核骨下。节后一寸公孙呼。商丘内踝陷中遭。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是。踝上五寸地机朝。膝下内侧阴陵泉。血海膝膑上内廉。箕门穴在鱼腹取。动脉应手越筋间。冲门期下尺五分。(期门肝经穴、巨阙旁四寸五分、巨阙任脉穴、脐上六寸五分、)府舍期下九寸判。腹结期下六寸八。大横期下五寸半。腹哀期下方二寸。期门肝经穴道现。巨阙之旁四寸五。却连脾穴休胡乱。自此以上食窦穴。天溪胸乡周荣贯。相去寸六无多寡。又上寸六中府换。(肺经穴)大包腋下有六寸。渊液腋下三寸半。

(左右共四十二穴)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咽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甚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反小于人迎也。

心系有二。一则上与肺相通。而入肺大叶间。一则由肺叶而下。曲折向后并脊里。细络相连。

贯脊髓。与肾相通。正当七节之间。盖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系也。手少阴经起于心。循任脉之外。属心系下膈。当脐上二寸之分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出任脉之外。上行而挟咽系目也。其直者。复从心系直上至肺脏之分。出循腋下抵极泉。(穴在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入胸)自极泉下循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两筋之后。历青灵穴。下肘内廉。抵少海。手腕下踝为兑骨。自少海而下循臂内后廉。历灵道通里。至掌后锐骨之端。经阴神门。入掌内廉。至少府。循小指端之少冲而终。以交于手太阳也。少阴之上。君火主之。故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少阴之气盛也。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心系上系于目。心火盛故黄也。臂掌中。心脉所循之部分。盖心所生之病。而外及于经脉也。

心经诸穴歌

手少阴。九穴成。极泉青灵少海行。自灵道通里而达。过阴神门而迎。抵于少府。少冲可寻。

少阴心起极泉中。腋下筋间脉入胸。(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入胸)青灵肘上三寸取。少海肘后五分容。(肘内廉节后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节向头得)灵道掌后一寸半。通里腕后一寸同。阴腕后方半寸。神门掌后兑骨隆。少府节后劳宫直。小指内侧取少冲。(凡九穴左右共十八穴)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内。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

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斜络于颧。是动则病咽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反小于寸口也。(胛音甲音掘折叶舌)臂骨尽处为腕。腕下兑骨为踝。脊两旁为膂。膂上两角为肩解。肩解下成片骨为肩胛。目外为锐。目下为。目内角为内。手太阳经起于小指少泽穴。受手少阴心经之交也。由是循外侧之前谷后溪。上腕出踝中。历腕骨阳谷养老穴。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出肘内侧两筋之间。历小海穴。上循外廉。行手阳明少阳之外。上肩循肩贞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诸穴。乃上会大椎。左右相交于两肩之上。自交肩上入缺盆。循肩向腋下行。当膻中之分。络心。循胃系下膈。过上腕。抵胃下行任脉之外。当脐上二寸之分属小肠。其支行者。从缺盆循颈之天窗天容。上颊抵颧。上至目锐。过瞳子。却入耳中。循听宫而终。其支别者。别循颊上抵鼻。至目内睛明穴。以斜络于颧。而交于足太阳也。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乃病气而及于有形。故复曰似拔似折。皆形容气逆之所致也。小肠为受盛之官。化水谷之精微。故主液。小肠所生病者。为耳聋目黄颊肿。颈项肘臂痛。皆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尚御公曰。脏腑雌雄相合。并受五行之化。故在脏主藏。以合五行。在腑则以六腑所生之血气津液筋骨而为病。盖病则所主之气不足。而病生于外矣。

小肠诸穴歌

小肠穴。十九中。路从少泽。步前谷后溪之隆。道遵腕骨。观阳谷养老之崇。得支正于小海。

逐肩贞以相从。值俞兮遇天宗。乘秉风兮曲垣中。肩外俞兮肩中俞。启天窗兮见天容。匪由颧。

曷造听宫。

小指端外为少泽。前谷外侧节前觅。节后捏拳取后溪。腕骨腕前骨陷侧。兑骨下陷阳谷讨。腕上一寸名养老。支正腕后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贞胛下两骨解。(曲胛下两骨解间肩后陷中)俞大骨下陷保。(大骨下胛上廉举臂取之)天宗秉风后骨中。秉风外举有空。(天外肩上小后举臂有空)曲垣肩中曲胛陷。外俞胛后一寸从。(即外肩俞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肩中二寸大杼旁。天窗扶突后陷详。(颈大筋间前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手陷中)天容耳下曲颊后。颧面锐端量。听宫耳端大如菽。(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此为小肠手太阳。(左右共三十八穴)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直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中。以下贯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锐。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脚皆痛。小趾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臀音屯音国同)目大角为内。发际前为额。头顶上为巅。脑后为项。肩后之下为肩膊。椎骨为脊。尻上横骨为腰。挟脊为膂。挟腰骨两旁为机。机后为臀。臀、尻也。腓肠上膝后曲处为。膂内为胛。

即挟脊肉也。股外为髀。捷骨之下为髀枢。腓肠为。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内睛明穴。受手太阳之交也。上额循攒竹。过神庭。历曲差五处承光通天。自通天斜行左右。交于顶上之百会。其支行者。从巅至百会。抵耳上角。过率谷浮白窍阴穴。所以散养于筋脉也。其直行者。由通天络玉枕入络脑。复出下项。以抵天柱。又由天柱而下。过大椎陶道。却循肩膊内。挟脊两旁。相去各一寸半。下行历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

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内俞。白环俞。由是抵腰中。入循膂。络肾下属膀胱。其支别者。从腰中循腰。下挟脊。历上。中。次。下。会阳。下贯臀。至承扶。殷门。浮。

委阳。入中之委中穴。其支别者。为挟脊两旁第三行。相去各三寸之诸穴。自天柱而下。从膊内左右。别行下贯胛膂。历附分。

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扬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下历尻臀。

过髀枢。又循髀枢之里。承扶之外。一寸五分之间。而下与前之入中者相合。下行循合阳。下贯内。历承筋。承山。飞扬。附阳。出外踝后之昆仑。仆参。申脉。金门。循京骨。束骨。通谷。

至小趾外侧之至阴穴。以交于足少阴肾经也。太阳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锐。项似拔。腰似折。

如结。曰。似曰如者。病在太阳之气。而有似乎形证也。太阳之气。生于膀胱水中。而为诸阳主气。阳气者。柔则养筋。故是主筋所生之病则为痔。经云筋脉横解。肠为痔。盖太阳所主之筋。膀胱所生之脉。横逆而为痔也。经络沉以内薄则为疟。厥逆于下则为癫为狂。囟项鼽目腰背诸证。皆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尚御公曰。伤寒论云。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又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夫伤寒六经相传。七日来复于太阳。只病三阴三阳之六气。而不涉于有形。然头项强痛。又有似乎经证。盖气舍于形。未有病气而不见于形证者也。

膀胱诸穴歌

足太阳。三十六。睛明攒竹。诣曲差五处之乡。承光通天。见络玉枕之行。天柱高兮大杼抵。风门开兮肺俞当。厥阴心膈之俞。肝胆脾胃之脏。三焦肾兮大肠小肠。膀胱俞兮中膂白环。

自从大杼至此。去脊中寸半之旁。又有上次中下四。在腰四空以相将。会阳居尻尾之侧。始了背中二行。仍上肩胛而下。附分二椎之旁。三椎魄户。四椎膏肓。神堂兮膈关。魂门兮阳纲。

意舍兮胃仓。肓门志室。秩边胞肓。承扶浮与委阳。殷门委中而合阳。承筋承山到飞扬。辅阳昆仑至仆参。申脉金门。探京骨之场。束骨通谷。抵至阴小趾之旁。

足太阳兮膀胱经。目内角始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取。曲差发际上五分。五处发止一寸是。

承光发上二寸半。通天络玉枕穴。相去寸五调匀看。玉枕挟脑一寸三。入发二寸枕骨现。天柱项后发际中。大筋外廉陷中献。自此夹脊开寸五。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俞五椎之下论。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大肠十六之下椎。小肠十八膀十九。

中膂内俞二十椎。白环廿一椎下当。以上诸穴可排之。更有上次中下。一二三四腰空好。会阳阴尾尻骨旁。背部二行诸穴了。又从脊上开三寸。第二椎下为附分。三椎魄户四膏肓。第五椎下神堂尊。第六膈关七。第九魂门阳纲十。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胃仓穴已分。十三肓门端正在。十四志室不须论。十九胞肓廿秩边。背部三行诸穴匀。又从臀下阴文取。承扶居于陷中主。

浮扶下方六分。委阳扶下寸六数。殷门扶下六寸长。中外廉两筋乡。委中膝骨约纹里。此下三寸寻合阳。承筋脚跟上七寸。穴在肠之中央。承山下分肉间。外踝七寸上飞扬。辅阳外踝上三寸。昆仑后跟陷中央。仆参亦在踝骨下。申脉踝下五分张。金门申脉下一寸。京骨外侧骨际量。

束骨本节后陷中。通谷节前陷中强。至阴却在小趾侧。太阳之穴始周详。(计六十三穴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趋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内。

出外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KTKT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KT音荒强上声)趋、向也。足少阴起足小趾之下。斜趋足心之涌泉。转出内踝前。起大骨下之然谷。下循内踝后之太溪。别入跟中之大钟照海水泉。乃折自大钟之外。上循内踝。行厥阴太阴两经之后。经本经复溜交信穴。过脾经之三阴交。上内循筑宾。出内廉。抵阴谷。上股内后廉贯脊。会于督脉之长强。还出于前。循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当肓俞之所。脐之左右属肾。下脐过任脉之关元。中极而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肓俞属肾处上行。循商曲石关阴都通谷诸穴。贯肝。上循幽门上膈。历部廊入肺中。循神封灵墟神藏中俞府。而上循喉咙。并人迎挟舌本而终。其支者。

自神藏别出绕心。注胸之膻中。以交于手厥阴心包络经也。少阴之上。君火主之。少阴是动为病。

则上下之气不交。故饥不欲食。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于下则善恐。不足于上。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少阴属肾。肾上连肺。而肾为生气之原。面如漆柴者。少阴之气不升也。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者。少阴之生气。不上交于肺。而肺气上逆也。坐而欲起者。躁动之象。少阴之气。厥于下而欲上也。骨之精为瞳子。目KTKT无所见者。精气不升也。此少阴肾脏之生气。厥逆于下。

而为此诸病。故为骨厥也。夫肾主藏精。如主肾所生之病。则精液不能上滋。而为口热舌干嗌痛烦心诸证。盖水不上济。则火盛于上矣。气逆于下。则为痿厥诸证矣。生当作牲。周礼云。始养之谓畜。将用之谓牲。又牛羊豕曰三牲。夫羊为火畜。牛为土畜。豕为水畜。其性躁善奔。强食牲肉。以助肾气上升。而与火土之相合也。缓带者。取其伸舒也。夫肾脏之精。奉心神化赤而为血。发乃血之余也。披发者。使神气之下交也。大杖重履者。运筋骨之气也。夫阴阳之气。有厥于肾者。有厥于者。有厥于踝者。有厥于骨者。

此章论少阴之气。厥逆于下。而曰强食牲肉。曰缓带披发。盖少阴为阴阳生气之原也。尚御公曰。

陷下者。谓气之下陷也。少阴之上。君火主之。水火阴阳之气。发原于肾脏。故于少阴肾经。则曰强食生肉。缓带披发。拽杖步履。盖欲阴阳之生气上升。而环转出入也。是阴阳六气。本于脏腑五行之所生。故曰是动者。谓六气运用于外。应司天在泉。上下升降。动而不息。所生者。谓神机化运。从内而生。外内出入。生化无穷。是气之生于内。而运动于外也。

肾经诸穴歌

足少阴兮廿七。涌泉流于然谷。太溪大钟兮水泉缘。照海复溜兮交信续。从筑宾兮上阴谷。撩横骨兮大赫麓。气穴四满兮中注。肓俞上通于商曲。守石关兮阴都宁。闭通谷兮幽门肃。步廊神封而灵墟存。神藏中而俞府足。

足掌心中是涌泉。然骨踝下一寸前。(内踝前一寸)太溪踝后跟骨上。大钟跟后肿中边。

(足跟后肿中大骨上两筋间也)水泉溪下一寸觅。照海踝下四寸安。复溜踝上前二寸。交信踝上二寸联。一穴止隔筋前后。太阳之后少阳前。(前旁骨是复溜后旁骨是交信二穴止隔一条筋)筑宾内踝上分。阴谷膝下曲漆间。横骨大赫并气穴。四满中注亦相连。各开中行只寸半。上下相去一寸便。上膈肓俞亦一寸。肓俞脐旁半寸边。肓俞商曲石关来。阴都通谷幽门辟。各开中行五分挟。六穴上下一寸裁。步廊神封灵墟存。神藏中俞府尊。各开中行计二寸。

上下寸六六穴分。俞府璇玑旁二寸。取之得法自然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心中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为此诸病。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胁上际为腋。小指次指。乃小指之次指。无名指也。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下之包络。受足少阴肾经之交也。由是下膈历络三焦。历者。谓三焦各有部署。在胃脘上中下之间。其脉分络于三焦也。其支者。自属心包。上循胸出胁。下腋三寸天池穴。上行抵腋下。下循内之天泉。以界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两经之中间。入肘中之曲泽穴。又由肘中下臂。行臂两筋之间。循门间使内关大陵。入掌中劳宫。循中指出其端之中冲。其支别者。从掌中。循无名指出其端。而交于手少阳三焦经也。厥阴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经气之病于外也。甚则胸胁支满。心中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盖甚则从外而内。其有余于内也。心主血而包络代君行令。故主脉。是主脉之包络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盖自内而外也。脉口一盛而躁。病在手厥阴。故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包络诸穴歌

手厥阴心包之脉。计有九穴而终。自天池天泉为始。逐曲泽门而通。间使行于内关。大陵近乎劳宫。既由掌握。抵于中冲。

心包起自天池间。乳后一寸腋下三。(腋下三寸乳后一寸)天泉曲腋下二寸。曲泽屈肘陷中央。

门去腕方五寸。(掌后去腕五寸)间使腕后三寸量。内关去腕只二寸。大陵掌后两筋间。劳宫屈中名指取。(屈中指无名指两者之间取之)中指之末中冲良。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

循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是动则病耳聋。浑浑。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痛。颊肿。耳前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音屯)臂骨尽处为腕。尽处为肘。膊下对腋处为。目下为。手少阳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关冲穴。

(第四指也)上出历液门中渚四指之间。循手表腕之阳池。出臂外两骨之间。至天井穴。从天井上行。循臂之外。

历清冷渊消铄。行手太阳之里。手阳明之外。上肩循臂。会肩天。交出足少阳之后。过秉风肩井。下入缺盆。复由足阳明之外。而会交于膻中之上焦。散布络绕于心包络。乃下膈入络膀胱以约下焦。附右肾而生。其支行者。从膻中而上出缺盆之外。上项过大椎。循天牖上耳后。经翳风脉颅囟。直上出耳上角。至角孙。过悬厘颔厌。及过阳白睛明。屈曲耳颊至。会颧之分。

其又支者。从耳后翳风穴。入耳中。过听宫。历耳门和。却出至目锐。合瞳子。循丝竹空。

而交于足少阳胆经也。少阳之上。相火主之。故是动则病耳聋。浑浑。嗌肿喉痹。相火之有余于上也。少阳乃一阳初生之气。故主气所生病者汗出。阳加于阴。则汗出也。目锐痛。颊肿。

耳后肩肘臂小指次指。皆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人迎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故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三焦诸穴歌

手少阳三焦之脉。二十三穴之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通连。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铄会。肩相联。天处天牖之下。翳风让脉居先。颅囟定而角孙近耳。丝竹空而和接焉。耳门已毕。经穴已全。

无名之外端关冲。液门小次指陷中。中渚液下去一寸。阳池腕上之陷中。外关腕后方二寸。

腕后三寸支沟容。腕后三寸内会宗。空中有穴用心攻。腕后四寸三阳络。四渎肘前五寸着。天井肘外大骨后。

骨罅中间一寸摸。肘后二寸清冷渊。消铄对腋臂外落。会肩前三寸量。肩上陷中央。天缺盆陷处上。天牖天容之外旁。(天牖颈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翳风耳后尖角陷。(耳后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脉耳后青脉现。(耳本后鸡足青络脉)颅囟亦在青络脉。角孙耳廓中间上。耳门耳前起肉中。(耳前起肉当耳缺陷中)和耳前动脉张。欲知丝竹空何在。眉后陷中仔细量。(计二十三穴左右共四十六穴)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后。其支者。别锐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

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痛。缺盆中肿痛。

胁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腋下为胁。胁又名。曲骨之外为毛际。毛际两旁动脉为气冲。捷骨之下为髀厌。即髀枢也。

胁骨之下为季胁。(属肝经穴名章门)骨为辅骨。外踝以上为绝骨。足面为跗。足大趾本节后为歧骨。大指爪甲后为三毛。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之瞳子。由听会过客主人。上抵头角。循颔厌。下悬颅悬厘。由悬厘上循耳。

上发际。至曲鬓率谷。由率谷外折。下耳后。循天冲浮白窍阴完骨。又自完骨外折。循本神过曲差。下至阳白会睛明。复从睛明上行。循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至颈。过天牖。行手少阳之脉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却左右交出手少阳之后。过大椎大杼秉风。当秉风前入缺盆之外。其支者。从耳后颞间过翳风之分。入耳中过听宫。复自听宫至目锐瞳子之分。其支者。别自目外瞳子而下大迎。合手少阳于。当颧之分。下临颊车下颈。循本经之前。与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下胸中天池之外贯膈。即期门之所络肝。下至日月之分属于胆也。自属胆处。循胁内章门之里。

至气冲。绕毛际。遂横入髀厌中之环跳穴。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腋循胸。历渊液辄筋日月。过季胁。

循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入上中长强而下。与前之入髀厌者相合。乃下循髀外行太阳阳明之间。历中渎阳关。出膝外廉。抵阳陵泉。又自阳陵泉下于辅骨前。历阳交外丘光明。直下抵绝骨之端。循阳辅悬钟。而下出外踝之前。至丘墟循足面之临泣五会侠溪。乃上入小趾次趾之间至窍阴而终。其支别者。自足跗面临泣别行。入大趾循歧骨内出大趾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以交于足厥阴肝经也。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少阳之气不升也。少阳主初阳之生气。故胆气升。十一脏腑之气皆升。经云。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平脉篇云。阳气长则其色鲜。

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少阳之动气为病。则厥逆而不升。故甚则面有微尘。体无膏泽。少阳相火主气。足下反热者。火逆于下也。是为阳气厥逆之所致也。少阳属肾。故主骨所生病者。为头痛颔痛。目锐痛。缺盆腋下胸胁髀膝胫踝皆痛。乃足少阳经脉所循之部分而为病也。血脉留滞。则为马刀侠瘿。阳加于阴。则为汗出。阳逆于下。则为振寒。少阳主骨。故诸节皆痛也。

胆经诸穴歌

足少阳兮四十三。瞳子近听会间。客主人在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前。率谷天冲见浮白。窍阴完骨本神连。阳白临泣目窗近。正荣承灵脑空焉。风池肩井兮渊液。辄筋日月京门联。带脉五枢而下。维道居相沿。环跳风市抵中渎。阳关之下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穴。阳辅悬钟穴可瞻。

丘墟临泣地五会。侠溪窍阴胆经全。

足少阳兮四十三。头上廿穴分三折。起自瞳子至风池。积数陈之次序说。瞳子近五分。耳前陷中听会穴。客主人名上关同。耳前起骨开口空。颔厌悬颅之二穴。脑空上廉曲角下。(脑空即颞颔厌悬颅二穴在曲颊之下脑空之上)悬厘之穴异于兹。脑空下廉曲角上。曲鬓耳上发际隅。

(耳上发际曲隅陷中)率谷耳上寸半安。天冲耳后入发二。(耳后入发际二寸)浮白入发一寸间。

窍阴即是枕骨穴。完骨之上有空连。(在完骨上枕骨下动摇有空)完骨耳后入发际。量得四分须用记。本神神庭旁二寸。入发一寸耳上系。阳白眉上方一寸。发上五分临泣是。(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发上一寸当阳穴。发上寸半目窗至。正营发上二寸半。承灵发上四寸谛。脑空发上五寸半。

风池耳后发陷寄。(在耳后颞后脑空下发际陷中至此计二十穴分作三折、向外而行、始自瞳子至完骨是一折、又自完骨外折上至阳白会睛明是一折、又自睛明上行循临泣风池是一折、缘其穴曲折多、难以分别、故此作至二十次第言之、歌曰、一瞳子二听会、三主人兮颔厌四、五悬颅兮六悬厘、第七数兮曲鬓随、八率谷兮九天冲、十浮白兮之穴从、十一窍阴来相继、十二完骨一折终、又自十三本神始、十四阳白二折随、十五临泣目下穴、十六目窗之穴宜、十七正荣十八灵、十九脑户廿风池、根据次细心量取之、胆经头上穴吾知、)肩井肩上陷中求。大骨之前一寸半。(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当中指陷中)渊液腋下方三寸。辄筋期下五分判。期门却是肝经穴。相去巨阙四寸半。日月期门下五分。京骨监骨下腰绊。(监骨下腰下季胁本挟脊肾之募)带脉章门下寸八。五枢章下寸八贯。(五枢去带脉三寸季胁下四寸八分)维道章下五寸三。居章下八寸三。章门缘是肝经穴。下脘之旁九寸含。环跳髀枢宛宛中。(髀枢中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以右手摸穴左摇撼取之)屈上伸下取穴同。风市垂手中指尽。膝上五寸中渎逢。

阳关阳陵上三寸。阳陵膝下一寸从。阳交外踝上七寸。外丘踝上六寸容。踝上五寸光明穴。踝上四寸阳辅通。踝上三寸悬钟在。丘墟踝前之陷中。此去侠溪四寸五。却是胆经原穴功。临泣侠溪后寸半。五会去溪一寸穷。侠溪在趾歧骨内。窍阴四五二趾中。(计四十三穴左右共八十六穴)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

上内廉。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为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反小于人迎也。

三毛后横纹为丛毛。髀内为股。脐下为小腹。目内深处为系。颃颡。上窍也。足厥阴起于足大趾丛毛之大敦。循足跗上廉。历行间太冲。抵内踝前一寸之中封。自中封上踝。过三阴交。历蠡沟中都。复上一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至膝关曲泉。循股内之阴包五里阴廉。遂当冲门府舍之分。入阴毛中。左右相交。环绕阴器。抵小腹而上。会曲骨中极关元。复循章门。至期门之所。挟胃属肝。下日月之分。络于胆也。

又自期门上贯膈。行食窦之外。大包之里。散布胁肋。上云门渊液之间。人迎之外。循喉咙之后。

上出颃颡。行大迎地仓四白阳白之外。连目系。上出额。行临泣之里。与督脉相会于巅顶之百会。

其支行者。从目系下行任脉之外。本经之里。下颊里交环于唇口之内。其又支者。从期门属肝处别贯膈。行食窦之外。本经之里。上注肺。下行至中焦。挟中脘之分。以交于手太阴肺经也。是在厥阴之动气。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甚则嗌干。面尘脱色。盖厥阴从少阳中气之化。厥阴之化气病也。丈夫疝。妇人少腹肿。厥阴之本气病也。是主肝所生之病者。胸满。呕逆。盖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行气于经。肝所生病。则肝气厥逆。不能行散谷精。故胸满呕逆也。肝主疏泄。肝气虚。则飧泄遗溺。实则闭癃。狐疝。随经脉昼夜出入之疝也。为此是动所生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反小于人迎也。以上论荣气生于中焦。从肺脉循行于十二经脉之中。外内上下相交。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周而复始。环转之无端也。

肝经诸穴歌

足厥阴。一十三穴终。起大敦于行间。循太冲于中封。蠡沟中都之会。膝关曲泉之宫。袭阴包于五里。阴廉乃发。寻羊矢于章门。期门可攻。

足大趾端名大敦。(内侧为隐白外侧为大敦)行间大趾缝中存。太冲本节后二寸。跟前一寸号中封。

(足内踝骨一寸筋里宛宛中)蠡沟踝上五寸是。(内踝骨前上五寸)中都踝后七寸中。(内踝上七寸骨中)膝关犊鼻下二寸。曲泉曲膝尽横纹。阴包膝上方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蜷足取之看膝内侧必有槽中)气冲三寸下五里。(气冲上三寸阴股中动脉应手)阴廉冲下有二寸。羊矢冲下一寸许。

气冲却是胃经穴。鼠鼷之上一寸主。鼠鼷横骨端尽处。相去中行四寸止。章门下脘旁九寸。肘尖尽处侧卧取。期门又在巨阙旁。四寸五分无差矣。

附督脉歌

(经脉之循于身以前身以后者凭任督二脉以分上下左右)督脉在背之中行。二十七穴始长强。舞腰俞兮歌阳关。入命门兮悬枢当。脊中束筋造至阳。

灵台神道身柱详。陶道大椎至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分。后项百会兮前项。囟会上星兮神庭。素水沟。至于鼻下。兑端交龈。交于内唇。

督脉龈交唇内乡。兑端正在唇端央。水沟鼻下沟中索。素宜向鼻端详。头形北高面南下。先以前后发际量。分为一尺又二寸。发上五分神庭当。发上一寸上星位。发上二寸囟会良。前项发上三寸半。百会发上五寸央。(在顶中央旋毛中两耳尖上、可容爪甲性理北溪陈氏曰、略近些北、犹天之极星居北、夫言一尺有二而其数只一尺一寸者何也、盖前后发际无穴而必以前后发际量起、则有一寸在也、)会后寸半即后顶。会后三寸强间明。会后脑户四寸半。后发入寸风府行。(项后发际入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止、即百会后五寸半也、)发上五分哑门在。(后发际上五分项中央宛宛中、仰头取之、入系舌本)神庭至此十穴真。自此项骨下脊。分为二十有四椎。

大椎上有项骨在。约有三椎莫算之。尾有长强亦不算。中间廿一可排推。大椎大骨为第一。二椎节后陶道知。第三椎间身柱在。第五神道不须疑。第六灵台至阳七。第九身内筋缩思。十一脊中之穴在。十二悬枢之穴奇。十四命门肾俞并。十六阳关自可知。二十一椎即腰俞。脊尾骨端长强随。(共二十七穴)

附任脉歌

任脉二十四。穴行腹与胸。会阴始兮曲骨从。中极关元石门通。气海阴交会。神关水分逢。下脘建里兮。中脘上脘。巨阙鸠尾兮。中庭膻中。玉堂上紫宫华盖。璇玑上天突之宫。饮彼廉泉。

承浆味融。

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毛际陷中安。中极脐下四寸取。关元脐下三寸连。脐下二寸石门穴。

脐下寸半气海全。脐下一寸阴交穴。脐之中央号神阙。脐上一寸为水分。脐上二寸下脘列。脐上三寸名建里。中脘脐上四寸许。脐上五寸上脘在。巨阙脐上六寸五。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寸六取。膻中却在两乳间。膻上寸六玉堂主。膻上紫宫三寸二。膻上华盖四八举。(四寸八分)膻上璇玑五寸八。玑上一寸天突起。天突喉下约四寸。廉泉颔下骨尖已。承浆颐前唇棱下。任脉中央行腹里。(行腹中央共二十七穴)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节。津液去皮节者。则爪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笃丁死。火胜金也。

此论三阴三阳之气终也。皮脉肉筋骨。脏腑之外应也。脏腑者。雌雄之内合也。阴阳六气。本于脏腑之五行所生。气先死于外。而后脏腑绝于内也。手太阴之气。主于皮毛。是以太阴气绝。则皮毛焦。手太阴主气。气主熏肤泽毛。故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是以气不荣则皮毛焦。津液者。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淖泽于骨节。润泽于皮肤。气不荣。则津液去皮节矣。津液去皮节。则爪枯毛折矣。毛先死者。手太阴之气。先绝于外也。丙笃丁死。肺藏之气。死于内也。尚御公曰。按上古天元册文。丹苍素元之天气。经于五方分野。合化地之五行。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五营运论曰。神在天为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是人之立形定气。本于五行所生。故曰其生五。其数三。谓生于五行。而终于三阴三阳之数。是以所生病者。脏腑五行之病生于内也。是动者。六气之运动于外而为病也。然是动所生之病。皆终于三阴三阳之气者。脏腑五行之气。本于天之所化。故天气先绝。而后脏腑之气终也。朱济公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本经论人秉天地之气所生。配合天地阴阳。五运六气。能明乎造化死生之道。一点灵明。与太虚同体。万劫常存。本未尝有生。未尝有死也。张玉师曰。形谓之器。故曰无形无患。盖既成形器。未有不损坏者也。然此一灵真性。虽千磨百炼。愈究愈精。故佛老以真空见性。

灵素二经。谓空中有真。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壬笃癸死。水胜火也。

心主血脉。故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随气行者也。脉不通则血不流。血随脉气流行者也。

夫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髦者。血气之所生也。故血脉不流。则髦色不泽。面如漆柴。少阴气绝。

则血先死。壬笃癸死。心脏之火气灭也。

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肉萎人中满。

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笃乙死。木胜土也。

足太阴之气生于脾。脾脏荣而外主肌肉。是以太阴气绝。则脉不荣于肌肉矣。脾开窍于口。主为卫。使之迎粮。故唇舌为肌肉之本。脉不荣则肉萎唇反。太阴之生气绝于外也。甲笃乙死。脾脏之气死于内也。

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水也。

足少阴之气主骨。故气绝则骨枯。冬脉者。谓五脏之脉气。合四时而外濡于皮肉筋骨者也。夫溪骨属骨。肉本于骨也。故骨不濡。则肉不能着于骨。而骨肉不相亲矣。骨肉不相亲。则骨气外脱而齿长矣。夫肾主藏精而化血。发者。血之余也。发无泽者。肾脏之精气绝而骨先死矣。

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足厥阴之气主筋。故气绝则筋绝矣。厥阴者肝脉。肝者筋之合。谓厥阴之气。合于肝脉。肝脏之气。合于筋也。聚于阴气者。筋气之会于宗筋也。筋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荣于筋。

则筋急而舌卷卵缩矣。厥阴气绝。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而肝脏之木气绝也。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一日半死矣。

此总结五脏五行之气。本于先天之水火也。心系上系于目系。目系转者。心气将绝也。火之精为神。水之精为志。神生于精。火生于水。故志死而神先绝。所谓生则俱生。急则俱死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一日半者。一二日之间。阴阳水火之气。终于天地始生之数也。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此言六腑三阳之气终也。阴阳离合论曰。未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阴。已出地者。名曰阴中之阳。盖三阳之气。根于阴而出于阳。是以六阳将绝。则阴与阳相离矣。离则阳气外脱。腠理发泄。

绝汗乃出。而阳气终也。三阳者。应天之气。是以旦占夕死。夕占旦死。不能终天运之一周。尚御公曰。此章与本经终始篇。素问诊要经终篇。大义相同。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荣气乃满。而经络大盛。脉之卒然盛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此申明十二经脉之血气。与脉外皮肤之气血。皆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而各走其道。经脉十二者。六脏六腑手足三阴三阳之脉。乃荣血之荣行。伏行于分肉之内。深而不见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盖胃腑所生之血气。精专者独行于经隧。荣行于十二经脉之中。

其出于孙络皮肤者。别走于经别。经别者。脏腑之大络也。盖从大络而出于络脉皮肤。下行者。从足太阴之络。而出于足之街。故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上行者。从手阳明少阳之络。注于尺肤以上鱼。而散于五指。故曰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谓行于皮肤之气血。从手阳明少阳之大络。散于五指间。复从五指之井。溜于脉中。而与脉中之血气。

上合于肘中也。夫阴阳六气。主于肤表。经云。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盖手太阴主气而外主皮毛。手阳明为太阴之合。故亦为之行气于肤表也。手少阳主气。

为厥阴包络之腑。心主包络。主行血于脉中。少阳主行血于脉外。是以手阳明少阳之大络。主行胃腑所出之血气。而注于络脉皮肤之间。玉版篇曰。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

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缪刺篇曰。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是血气之行于脉外者。外内出入。

各有其道。故复引饮酒者以证明之。夫酒者。水谷之悍液。卫者。水谷之悍气。故饮酒者。液随卫气而先行皮肤。是以面先赤。而小便独先下。盖先通调四布于外也。津液随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气已平。荣气乃满。而经脉大盛。此血气之从皮肤而络。络而脉。脉而经。盖从外而内也。如十二经脉之卒然盛者。皆邪气居于脉中也。本末者。谓十二经脉之有本标也。如留于脉而不动则热。不留于脉。则脉不坚而外陷于肤空矣。此十二经脉之流行出入。不与络脉大络之众同也。是以知何脉之动也。以气口知之。气口者。手太阴之两脉口也。此言荣血之行于十二经脉中者。乃伏行之经脉。以手太阴之气口知之。血气之行于皮肤而见于络脉者。候见于人迎气口也。此节凡四转。盖以申明十二经脉之血气。与皮肤之气血。各有出入之道路。再按、十二经脉之始于手太阴肺。终于足厥阴肝。周而复始者。乃荣血之行于脉中也。

十二经脉之皆出于井。溜于荥。行于经。入于合者。乃皮肤之气血。溜于脉中。而与经脉之血气。

合于肘膝之间。本篇之所谓六经脉。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者是也。本经痈疽篇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二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协议。不得休止。此水谷所生之津液。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

渗于孙络。化赤为血。而溢于经脉。本篇之所谓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卫气已平。荣血乃满。而经脉大盛是也。是脉外之气血。一从经隧而出于孙络皮肤。一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变化而赤。是所出之道路有两歧也。其入于经也。一从指井而溜于经荥。一从皮肤而入于络脉。是所入之道路有两歧也。其经脉之血气。行于脉外。从本标而出于气街。本篇之所谓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也。此血气出入之道路。合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

乃本经之大关目。故不厌烦赘而详言之。学人亦不可不用心参究者也。夫血气之从经隧而出于孙络皮肤者。海之所以行云气于天下也。随三焦出气以温肌肉者。应司天在泉。水随气而营运于肤表也。肤表之气血。入于脉中。应天运于地之外。而复通贯于地中。经脉之血气。行于皮肤之外。犹地之百川。流注于泉下。而复营运于天表也。此天地上下升降外内出入之相通也。人合天地阴阳之道。营运不息。可以与天地相参。如升降息。则气立狐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矣。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

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

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乃止。乃调其虚实。其青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此复申明上文之义。盖假病刺以证血气之生始出入。下经曰。先度其骨节大小广狭。而脉度定矣。盖十二经脉。皆循于骨节间而为长短之度。其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绝道者。别道也。盖胃腑所出之血气。行于经别者。从经别而出于络脉。复合于皮中。其血气色脉之会合。皆见于外。故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

留之发为痹也。经云。病在阴者名为痹。盖皮肤络脉之邪。留而不泻。则入于分肉筋骨之间而为痹。

与邪居经脉之中。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之不同也。诊、视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赤则有热。

盖浮络之血气。皆见于皮之部也。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胃中热。鱼际络赤。盖皮络之气血。本于胃腑所生。从手阳明少阳。注于尺肤而上鱼也。气者。三阴三阳之气。胃腑之所生也少气甚者。泻之则闷。气益虚而不能行于外也。闷甚则仆不能言者。谓阴阳六气。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而本于先天之水火也。少阴之气厥于下。则仆而不得言。故闷则急坐之。以启少阴之气。即如上文之缓带被发。大杖重履而步之一法也。高士宗曰。上节以十二经脉。分别卫气血气之行于皮肤络脉。此节单论皮肤络脉。以复申明上文之义。黄载华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是脉外之气血。又从冲脉而散于皮毛。故曰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谓经别所出之血气。与冲脉所出之血气。会合于皮中。当知皮肤血气所出之道有三径也。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KT。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KT同数叶朔)经别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别者。谓十二经脉之外。别有经络。阳络之走于阴。阴络之走于阳。与经脉缪处。而各走其道。即缪刺篇之所谓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不入于经俞。与经脉缪处者是也。玉版论之所谓胃者。水谷血气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

天下也。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盖胃腑所生之血气。其精专者独行于经隧。从手太阴肺脉。而终于足厥阴肝经。此荣血之循行于十二经脉之中。一脉流通。环转不息者也。其血气之四布于皮肤者。从脏腑之别络而出。虽与经相干。与经并行。而各走其道。出于孙络。散于皮肤。故手太阴之经。别曰列缺。手少阴之经。别曰通里。足太阳曰飞扬。足少阳曰光明。与手足之井荥输经合穴不相干也。曰太阴少阴。曰太阳少阳。与脏腑之经脉各缪处也。此胃腑之血气。四布于肤表之阳分者。从大络而出于孙络皮肤。从络脉而阴走于阳。

阳走于阴。如江河之外。别有江河。江可通于河。河可通于江。与经脉之荣血。一以贯通者不相同也。故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分间者。谓手太阴之经脉。与经别之于此间而相分也。并太阴之经者。并太阴之经脉而行也。散入于鱼际。谓入鱼际而散于皮肤。即上文之所谓诸络脉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见于外也。实则手锐掌热。气盛于外也。虚则欠KT。

小便遗数。气虚于内也。盖肤表之血气。由脏腑经隧之所生也。当取之去腕半寸。即列缺穴间。别走阳明者。阴络之从此而别走于阳也。尚御公曰。此篇病证。与缪刺篇之不同。缪刺篇论邪客于皮肤孙络。溜于大络而生奇病。病从外而内也。此篇论本气之虚实。病从内而外也。故曰诸络脉必行绝道而出入。朱济公曰。如手太阴之列缺。手阳明之偏历。虽非井荥输经。然亦系经脉之穴。

盖经别之各走其道。布于四末。与经相干。于列缺通里诸经之间。复别而上行。并经而入掌。散于络脉。而合于皮中者也。张玉师曰。皮部论云。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阳明之阳。名曰害蜚。

视其上下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少阳之阳。名曰枢持。少阴之阴。名曰枢儒。凡十二经络脉者。

皮之部也。是皮部之络脉。虽以经脉为纪。并循于十二经脉之部。然从大络而出。别走其道。与经脉缪处。故有害蜚枢持之别名。同学之士。当于灵素二经。细心合参。其义始得。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少阴之别络。与经相干。名曰通里之间。去腕一寸半。别经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

属目系。其气实。膈间若有所支而不畅。虚则不能言。盖心主言。而经别络舌本也。掌后一寸。乃别走于太阳之络脉处。故取阴阳分行之处而刺之。按心脉上挟咽。系目系。经别系舌本。属目系。

盖经别并经而行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手心主之别络。与经相干于内关之间。去腕二寸。别经脉而出于两筋之内。循经并行。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心系与包络之相通也。虚则为头强。盖包络主行血脉。脉气虚。故头强也。

按十二经别。皆阳走阴而阴走阳。此不曰别走少阳。或简脱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音偶疣音尤)上腕五寸。乃手太阳经之支正。太阳之经别。布于四末。与经相干。名曰支正之间。内注于手少阴之别络。其别行者上走肘。络肩。手太阳小肠主液。实则津液留滞。不能淖泽于骨。是以节弛肘废。三因曰。气虚不行则生疣。小者如指上之痂疥。即痤之类。气郁之所生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上曲颊偏历。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去腕三寸。乃手阳明经之偏历。手阳明之别络。布于四末。与经相干于偏历之间。而别入于太阴之经别。其别行者。上循臂。乘肩。上曲颊。遍络于齿。又其别者。入耳中。合于宗脉。实则气滞而为齿痛耳聋。虚则齿痹隔。盖手阳明主行血气于皮肤。以温肌肉。虚则不行于外。故为齿寒而痹闭阻隔也。尚御公曰。取之别者。为偏齿入耳之别络。非偏历也。十二络皆同。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去腕二寸。乃手少阳经之外关。少阳之别络。布于四末。与经相干于外关之间。外行绕臂。注胸中。合心主之大络。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少阳厥阴之主筋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踝上七寸。乃足太阳经之飞扬穴。足太阳之别络。与经相干于飞扬之间。不入于经俞。别走于足少阴之络。实则鼽窒背痛。虚则鼽衄。盖别络并经而循于头背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踝上五寸。乃足少阳经之光明。少阳之大络。与经相会于光明之间。别走于厥阴之别络。下络足跗。少阳主初阳之气。实则胆气不升。而逆于下则为厥。气虚则为痿。坐不能起。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

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去足踝八寸。乃足阳明经之丰隆。阳明之别络。与经相会于丰隆之间。而别走于足太阴之别络。其别行者。并经脉而循于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十五大络之气血。皆本于胃腑水谷之所生。是以足阳明之络。与诸经之气相合。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经别之络于喉嗌也。实则气厥于下而为癫狂。血气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去足大趾本节之后一寸。乃足太阴之公孙穴。太阴之别络。分布于足。与经相干于公孙之间。

而别走于阳明之络。其别行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为霍乱。气有余而实。则为肠中切痛。不足而虚。则为鼓胀。当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当踝后绕跟处。乃足少阴经之大钟。少阴之别络。与经相会于大钟之间。而别走于太阳。其别行者。并经而行。上走于心包络之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水气上乘于心故烦闷。实则闭癃。别走太阳。而膀胱之气不化也。虚则腰痛。腰者肾之府也。按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包络之气。皆本于肾脏之所生。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盖包络之气。生于肾脏。注于络中。并经而上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去内踝五寸。乃是厥阴经之蠡沟。厥阴之别络。分布于足。与经相干于蠡沟之间。而别走于少阳之络。胫、足。睾、睾丸。即阴子也。茎、阴茎。乃前之宗筋。挺、即阴茎也。取之所别者。取别走少阳之络。所谓阳取阴而阴取阳。左取右而右取左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取之所别也。

按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所谓尾翳者。即鸠尾之上。盖任脉之别络。出于下极。并经而上。复下于鸠尾。以散于腹。络气实则腹皮急。虚则痒瘙。当取之所别络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脊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按、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上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盖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应天道之绕地环转。是以下行而上者。循茎至篡。从少腹贯脐中央。入喉上颐。环唇系目。其上行而下者。起于目内。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中。而环转于周身之前后也。其督脉之别络。出于长强之分。挟脊上行。散于头上。是督脉之行于脊膂者。

从头项而下行。别络之从下而上行于头项也。虚实者本气之实虚。有过者。有过之脉。邪气之所客也。尚御公曰。以有过之脉。总结于督脉之后。盖申明虚实者。乃本气之实虚。非邪实也。朱永年曰。按任督之大络。与经脉交相逆顺而行。当知十二别络。虽循经并行。亦往来逆顺者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液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大包乃脾经之穴名。在足少阳胆经渊液之下三寸。脾之大络。循脾经之大包。而四布于胸胁。

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罗络之血者。谓大络之血气。散于周身之孙络皮肤。若罗纹之纵横而络于身也。夫脾之有大络者。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灌溉于五脏四旁。从大络而布于周身。是以病则一身尽痛。百节皆纵。而血络之若罗纹。以络于周身。足太阴之大络者。只并经而行。散血气于本经之部分。是以足太阴脾脏之有二络也。如曰脾足太阴之脉。兼是动所生而言也。曰足太阴之大络。曰脾之大络。分脾脏经气而言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凡此十五大络之血气充实。则外溢于孙络皮肤。故实则必见。虚则下陷于内之大络。故视之不见也。求之上下者。谓络脉之相交于上下阴阳之间。病在上者求之下。病在下者求之上。病在阴者取之阳。病在阳者取之阴也。夫十五大络。虽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与经脉缪处。故与人之经脉不同。而络脉异所别也。尚御公曰。经脉有经脉之络脉。经别有经别之络脉。故曰络脉异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