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七十载风霜洗礼 创建中西医结合名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纪实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从太原铁路保健院发展至今天,历经岁月风霜洗礼,几代人前赴后继,整体规模、院容院貌、医疗设备、技术水平、人才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该院坚持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办院方向,创建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专病,并在临床实践中全面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取得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新突破。目前,医院同时挂牌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太原铁路中心医院,编制床位600张,开放床位750张;下设1个住院部、2个门诊部和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山西省惟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省直公立大型三级甲等医院。
风雨兼程七十载
1939年11月,日伪太原铁路局占用阎锡山原陆军医院院址(太原市府东街3号)组建“太原铁路保健院”,此即为现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太原铁路中心医院)之前身,内设8个临床科室和5个医技科室,有病床约200张,全院工作人员242人,其中职员167人,工人75人。同时,在榆次、阳泉、沁县、介休、运城、原平和宁武设立了7个分院。抗日战争结束后,更名太原铁路医院,成立晋冀铁路局诊疗所。1946年,又将太原铁路医院更名为同蒲铁路管理局太原铁路医院。至解放前夕萎缩至病床50张,晋冀铁路诊疗所则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太原解放后,同蒲铁路医院与晋冀铁路局诊疗所合并为太原铁路医院,随后更名为太原铁路总医院。1953年改名为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内、儿、妇科病房楼建成,床位发展到181张。
上世纪70至80年代,太原、天津、北京铁路局曾经三次调整合并,院名随之几经变更,1983年太原与北京局再次合并,医院更名为“太原铁路医院”。1987年恢复“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名称。
为转变服务模式,面向社会开放,医院于1988年增挂“太原市府东医院”牌匾,1989年建立山西医学院教学医院。医院实际开放病床达314张,下设8个卫生所和15个保健站,平均日门急诊达2531人次。1990年1月1日,结核病防治疗养院晋祠二部整体划归医院管理。1992年,医院承办了“海南省海口市铁路疗养所”,同年移交经营。1992年设立太原铁路分局妇幼保健所。1993年9月14日,太原铁路中心医院成为山西省首批国家级爱婴医院。
2005年,医院按现状、成建制、整体移交山西省政府,隶属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二名称为“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并保留“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医院确定了中西医结合和医、教、研相结合的办院方向,2009年一举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四所中西医结合医院之一,并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
中西结合有底蕴
上世纪50年代初,为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医院引入4名省内著名老中医成立了中医小组,相继成立中医科、针灸科,设立中药房,配备、培训中医药技术人员,开展中草药的炮制加工和制剂工作,应用中医中药的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炎、子宫丸治疗宫颈糜烂、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等。
上世纪70年代,医院相继建立新医科(组),采用电针灸、按摩、水罐、穴位埋藏等中医、中药疗法,对小儿麻痹、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均有显著疗效。医院新医组治疗中枢性瘫痪病人205例,有效率达96.6%,肢体功能明显好转率为30.1%,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被邀请到北京等地讲学并做示范治疗。1973年至1974年,医院外科组织承办了“山西省针刺麻醉经验交流学习班”、“交通部针刺麻醉经验交流学习班”,并成功应用针刺麻醉施行胃切除、子宫摘除等手术。
2009年,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后,在全院推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考核标准,促使医院中西医结合工作快速开展起来。在临床护理中开展了中药雾化、中药熏蒸、中药敷贴等新工作;在药剂科开展中药外敷、熏洗、结透、雾化、足疗、防疫等工作,拓宽了中医药的临床治疗范围;截至2009年底,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升至30%,中医治疗参与率达到70%以上,中西医结合特色逐步呈现。
近年来,医院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和教学工作。2000年至今,一大批科研项目相继立项并取得成果或重要进展。如“LK-2000I型中药渗透前列腺恒温治疗仪”、“耳穴割疗法对银屑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胰腺所属经络’的证实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等获太原铁路局立项并通过科研成果鉴定。“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研究”、“‘经方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临床研究”、“中药逆转人胆管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药治疗+立体定向放疗疗效探讨”、“通经蠲痛汤加神经根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复方蒌薤合剂对动脉粥样斑块影响的实验研究”、“异病同治在肿瘤晚期姑息性治疗中的应用”、“补阳还五汤对神经干细胞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益气活血解毒方抗肾癌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及效果评价”、“疏风宣肺解毒方对山西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发病症候的防治研究”、“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及病症特征的中药防治研究”、“抗病毒胶囊治疗正虚外感型感冒的中药制剂开发研究”等先后获省厅级立项。2006年,“心力衰竭中医治疗整体效应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0年,医院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
目前,医院肾脏内科、肿瘤内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专科;现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中医肾病”;拥有两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室——仲景经典方药治疗时疫重点研究室和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
作为山西省中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医院除担负大量临床教学任务,还通过举办“西学中班”培训班,使750名职工获得了西学中班结业证,8人获聘为教授,83人为副教授。2008年在山西中医学院举办的教学查房竞赛的活动中,医院获得集体二等奖。2010年医院成功举办全省临床教学工作会议。近年来医院还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皮肤物理抗菌膜技术、山西省中西医结合进展学术论坛、中医药科学前沿问题国际论坛等重要学术交流活动。
医院西医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展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多学科高难度微创手术、放射介入诊疗等,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路易斯纪念医院合作引进了国际前沿“超微创脊柱疼痛治疗”新技术,从德国莱比锡心脏介入中心引进了“糖尿病足下肢病变的介入治疗”等,开展了肺穿刺活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灌洗液细胞学检查,食道静脉曲张套扎、内支架置换术,冠状动脉造影及PTAC、血液透析和血液净化等高精尖技术。部分项目已形成规模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管理服务铸品牌
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医院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医疗管理体系,在加快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医院确立了“加强科学管理,开展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创建优质服务,确保铁路职工、家属健康”的办院方针,开创独具特色的“一二三三一管理模式”。1995年医院修订编写《太原铁路中心医院管理工作规程》,规范各类工作和管理制度1500余项,完善了质量考核标准。
2009年以来,医院以“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医疗质量万里行”、“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评审、“平安医院”创建为契机,以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管理、医疗技术管理、医疗制度管理、临床医技科室管理、应急工作管理、人员和技术准入管理、医师管理及多个质量委员会管理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各项医疗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医院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改善和加强服务工作。太原铁路局以中心医院医务人员为主体于1986年开行“列车医院”,为辖内沿线站区职工及家属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开通8年中,有效缓解了沿线职工和家属就医难问题,受到群众欢迎和上级部门好评。
医院重视应急服务能力建设, 在1965年豆罗站失火事件中,成功抢救46名氮氧化物中毒患者;在1970年太铁五校爆炸事故中,成功抢救26名重伤员。1976年唐山地震发生后,组织了医疗队赶赴灾区救援。
近年来,医院成立了应对突发公卫事件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应急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2003年组建 “抗击SARS列车医疗队”,奔赴铁路运输一线;组织了首批赴第四人民医院医疗队,积极准备投入SARS病房的诊疗工作。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医院接收到32名灾区伤病员,通过个体化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伤病员全部如期出院。医院还组建赴灾区医疗队,为“公路抢通保通抢险”工作提供医疗和预防保障服务。2008年,在应对婴幼儿因食用受污染配方奶粉出现泌尿系统结石事件中,作为定点医院筛查600例患儿,确诊26例,并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使患儿康复出院。
医院重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近年来,先后支援山西省岚县人民医院、静乐县人民医院和武乡县中医院。不仅提高了当地医疗技术水平,也把实惠送到了基层群众身边。
医院长期承担援外医疗任务。自1971年起,医院组建的医疗队多次赴非洲大地,为我国铁路建设者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同时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先后接待了来自前苏联、乌克兰、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来院参访交流。
开拓进取树新风
多年来,医院始终在坚持深化改革、促进文明建设、推动医学技术进步工作中努力进取。1984年~1988年,连续5年获得山西省、太原市“文明医院”称号,获北京铁路局“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北京铁路局“先进单位”,1987年被太原铁路分局授予“文明标兵单位”。1988年医院被铁道部命名为“全国铁路医学科学技术先进单位”。1993年医院成为山西省首批5家国家级爱婴医院之一。
医院通过开展创建三级医院工作,凝聚队伍,鼓舞士气,发展事业。1996年医院“争创三级医院”的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全员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义务工作达24万8千余工时。通过争创工作,医院迅速与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接轨,增强了综合实力,成为全省首批达到“三级乙等”医院的三家大型企业医院之一。
2005年,医院由企业医院向大学附属医院转型,由西医综合医院向中西医结合医院转型。医院大力推进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重点对肾病、肿瘤、肝病、内分泌、乳腺、妇科疾病、骨伤、呼吸、血液、风湿、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疑难杂症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加强和规范中西医结合诊疗单病种质量控制,中西医结合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局面。2009年1月,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将“三级甲等”评审标准逐层分解到部门、科室和人员,并按照评审标准多次自查、自评、补缺、堵漏,并通过加强管理,促进中医药特色的发展,一举顺利通过省卫生厅“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评审。
医院重视发挥宣传和文化工作的作用,组织设计制作院内各类宣传展板,大力宣传医院的特色技术、特色科室;采取多种形式对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内容加以宣传推广,倡导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工作精神,群策群力做好医院的文化建设。
为树形象,创品牌,医院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结合社会关注热点开展宣传报道。如2008年医院承担四川地震伤员救治工作,有10多家媒体对医院救治情况进行了多角度报道。为开展好科普宣传,医院派出专家参与太原电视台《健康时间》、太原广播电台《养生会所》节目,与太原铁路电视台合作制作了健康节目——《健康直通车》。同时,积极组织向《中国中医药报》、《科学导报》、《健康生活报》和《山西医药杂志》等专业报刊投稿,展示医院专业学科和名医专家。
以服务为重点,以发挥功能为目的,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医院建立了职工活动中心,配备了相关设施和器械,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2006年在全院职工中普及“大众广播体操”,全院有500多人踊跃参与广播操比赛。每年还举办羽毛球、乒乓球、拔河、跳绳、桥牌、象棋等各类职工比赛。近几年来,组织参加山西中医学院组织的教工运动会,连续三次取得团体总分第一。2008年、2009年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健康杯”乒乓球、游泳比赛,均取得突出成绩。2009年,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医院举办以“唱响祖国辉煌60年,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大合唱比赛,全院职工的参与率达90%以上。
多年来,医院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获得上级部门的肯定,赢得了一大批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院长赵建平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进入2010年,医院再次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荣获“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医疗行业“百优”、“十佳”奖以及省级文体活动多项奖励。(图/文 任壮 陈剑 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