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副作用的积极应用

时间
2004-02-23

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代表品种,其水溶液为强碱性,0.066%的红霉素溶液的pH值为8.0~10.5,8.5%浓度的乳糖酸盐pH亦达6.0~7.5。故《中国药典》规定红霉素针剂仅能静脉内给药,严禁肌肉注射。若药液不慎漏入皮下或肌肉组织,轻者可引起局部剧烈的疼痛刺激,严重者可导致大片皮肤坏死、粘连,愈合后常形成疤痕。这种化学刺激反应为其针剂难以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毒理学等研究的逐步深入,临床医生将红霉素的这一副作用变弊为利,利用其化学刺激作用导致的组织无菌性炎症、坏死,继之纤维增生形成的化学粘连,用于堵闭某些病理性腔道或破口,治疗某些难治性疾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血管瘤

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变,以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居多,有时两者混合出现。过去常用平阳霉素或四环素局部注射,但易引起脱发、过敏或肝肾毒性、骨骼与牙齿发育障碍等严重不良反应,故临床不易推广。近年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浓度红霉素溶液能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栓。这是红霉素针剂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理。利用红霉素治疗血管瘤,可使其囊壁破坏,瘤体内血栓形成继之纤维化,瘤体血管闭塞而痊愈。

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为许多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常因积液增长过速,压迫心、肺等重要器官,生活质量和预后受到严重影响。全身化疗仅对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有效,单纯抽液仅能暂时缓解症状,且需反复多次,易增加痛苦和感染机会。近年较为常用抽液后注入药物造成化学性炎症,使局部粘连,闭合胸膜腔。但注入四环素、滑石粉可诱发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国外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注入红霉素使胸膜表面出现化学性炎症和成纤维细胞增生,阻闭胸膜腔以消除积液,效果与四环素相当而安全性更高。

老年自发性气胸

老年人因肺组织弹性差、肺功能减退,患自发性气胸后不适于手术修补,多数人随年龄的增大,做胸腔闭式引流后肺复张效果亦不满意,使临床治疗困难。近年利用红霉素的化学粘连作用使胸膜间皮细胞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可有效地粘合脏壁两层胸膜,阻闭气胸的肺内破口。

睾丸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为小儿泌尿外科的常见病种,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不易为独生子女家庭接受。近年利用高浓度红霉素的化学刺激作用,破坏睾丸鞘膜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使局部形成纤维粘连,可治愈非交通性睾丸鞘膜积液。

肾囊肿

近年采用B超引导下注射硬化剂治疗肾囊肿,常用无水酒精或鱼肝油酸钠做硬化药物。鉴于红霉素价廉易得,注射后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可很好地破坏囊壁的分泌细胞,消除囊液,闭合囊腔,其本身的抗菌作用尚可预防穿刺时潜存的细菌污染,因而可用做硬化剂来代替无水酒精等。

大疱性肺气肿

大疱性肺气肿为某些肺泡极度扩大而形成大小不一的空腔,是自发性气胸的常见原因。临床分肺尖部肺表面型、宽基底肺表面型、宽基底深位型等三种类型。一般治疗多采用开胸手术。有学者认为对于Ⅱ型患者,可以利用红霉素人为地破坏肺大疱,经导管引出气体,红霉素刺激导致的水肿、渗出、粘连可封闭大疱内破口,手控负压吸引可避免复张性肺水肿的出现。